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摘要】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从总体结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纲领性文献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总体来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地阐述,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谋划,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二十大报告 政治宣言 行动纲领 纲领性文献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会通过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这些重要论断,需要重点把握政治宣言、行动纲领、纲领性文献、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文本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总体结构、内在逻辑和重点内容

从结构上分析,报告题目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总体框架分为“前言、主体(一到十五部分)、结语”三大板块。

从逻辑上分析,上述三大板块蕴含如下逻辑脉络,即主题→回顾总结→重大问题阐释→战略谋划“两个全面”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12个方面的工作→团结奋斗、实干兴邦的时代要求。其中,主题对应前言部分,团结奋斗、实干兴邦的时代要求对应结语部分,回顾总结、重大问题阐释、战略谋划、全面部署对应主体部分。总体上,主体板块呈现出一种总结过去、思考当下、谋划未来的叙事结构。

从重点上分析,整个报告聚焦如下七大问题:一是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重大论断;二是提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论断;三是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论断;四是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五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六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七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青年进行动员。一定意义上,这构成了二十大报告的基本内容。

关于精神状态。党的二十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该主题特别突出昂扬精神状态和实干兴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极端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精神状态主要是“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奋斗精神是其内核;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是“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同样,奋斗精神是其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精神状态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既突出了用系统的伟大建党精神统领我们党的精神状态,而且也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层来看,这种精神状态既强调团结奋斗,又注重实干兴邦。之所以如此强调精神状态,是因为客观上我们越是接近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越是遭遇美西方国家对我国日趋激烈的围堵打压,越是处在历史发展紧要和重要的关头,我们遇到的矛盾难题、障碍阻力、风险挑战就会越多越大越严峻,就越需要中国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在主观上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种空想。

关于里程碑意义。里程碑意义就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转折性、战略性和标识性的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为:在党史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新中国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史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在第一次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新境界,由过去强调“中国化”转变为“中国化时代化”;“新”在由过去的“一个行”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增加到“两个行”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十个明确”,三者有其内在逻辑,那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治国理政,取得了“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实践是理论之源,因而从中可以提升和概括出“十个明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而凝练出“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其内在逻辑、核心要义就是: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观点(坚持守正创新)、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胸怀天下),分析解决影响党和国家发展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而全面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要运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创造奇迹、走向成功,因而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也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进而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自信自立)。显然,其注重的是“问题导向—立场观点方法—世界眼光—坚定自信”的内在逻辑和分析框架,突出的是“历史辩证—自觉能动”之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十大报告提出7点,即中心任务、性质方向、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其中,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谓“两个全面”;性质方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特征,是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如工业化、市场化、科技化、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既区别于又高于西方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就是在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从“总体”到“五位一体”再到“共同体”的逻辑思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总体性”范畴,管总的,管全局、管根本;战略安排,就是人们常讲且熟知的“两步走”;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遵循“领导主体—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动力之源—精神状态”的逻辑思路和解释框架。

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总体上是按照“5+1+3”的框架来部署的,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教育、科技、人才”+“国家安全保障、强军保障和国际环境保障”。

关于自我革命。二十大报告围绕“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一总的逻辑思路提出几点要求,即强调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强调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强调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等。

关于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青年进行动员。一是对全党动员,就是要求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并强调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二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动员,即强调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坚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发挥人民主体能动性有机统一的方法论。三是对青年的动员,即以战略思维做好青年工作,让青年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这“五个牢牢把握”实际上指明了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关键所在、重点所在。

政治宣言: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一般意义上,政治宣言是一个政党为说明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文稿,本质上是政治宣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是向世界宣示,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宣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它集中体现为报告的“主题”与“三个务必”、“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从严治党”等几个重要方面。

报告主题回答并宣示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两个全面”之目标而团结奋斗。

报告同时也提出了“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要求。“三个务必”是对之前“两个务必”的丰富发展,既体现了报告“主题”的内在要求,也强调面对大党长期执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向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发展崇高事业,面临更大更多更复杂更严峻风险挑战的处境,要确立好二十大报告的基调,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警醒全党、提振精神、掌握主动。

在逻辑上,“旗帜道路→指导思想→精神状态→奋斗目标→三个务必”,是政治宣示的首要内容。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灵魂所在,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引领。

报告提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论断向世界宣示了四点内容: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二是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三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四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意味着,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党自身、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既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大事,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大事,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的使命担当。

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向世界表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强国、实现复兴”,核心途径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政治宣示的重点所在。

最后,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十分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因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就向世界宣示: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

行动纲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好“五大保障”,对“两个全面”进行战略谋划和部署

行动纲领,旨在为实现奋斗目标确定中心任务、作出战略安排、指明前进方向、提供行动指南、提出具体举措。在二十大报告中,行动纲领集中体现在第三至第十五部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两个全面”奋斗目标作出战略谋划;二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全面部署。逻辑上,内含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确定中心任务、作出战略安排、指明前进方向、提供行动指南、提出具体举措。

宏观层面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谋划。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是中心任务,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两步走”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实质上就是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愿景。坚持中囯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总体来讲的;在经济建设领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领域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领域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社会建设领域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讲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从“共同体”来讲的,它注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创造有利于推动全人类“协和共生、普惠共赢”的文明。

中观层面上,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好“五大保障”进行全面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大保障”就是:人才保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安全保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国家安全保障;强军保障,建设世界一流人民军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军事保障;国际环境保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政治保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纲领性文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引领和实践纲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作为思想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论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指引;二是作为实践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关于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划和纲要。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两个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需要综合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行首要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可以用于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创造奇迹、走向成功,是确证马克思主义行的基本方式,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行。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更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深层次要求已经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指向立场观点方法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开始向纵深发展,向哲学基础或哲学观深化和提升。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坚持”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维度上,体现为“人民-民族-人类”之主体观、“中国-世界-人类历史”之分析框架、“能动-全面-发展”之辩证思维,具有普遍的哲理性;在立场观点方法维度上,体现为“鲜明的人民性”、“突出的原创性”和“谋划的系统性”,也具有新时代的思想性;在逻辑上,体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分析解决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也要具有世界眼光,把分析解决问题及其成果置于世界格局中进行思考和谋划(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充分表明从中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我们中国自己的理论,我们用中国自己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取得成功,因而应“坚持自信自立”。这些都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确立了行动指南,制定了实践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愿景(本质要求)。这些重大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性质和特征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之问、时代之问。邓小平同志说:“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这为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集中体现为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从历史影响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资本至上的现代化老路,强调人民至上,为人类对更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从本质特征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强调与世界各国现代化具有共同特征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我们要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牢牢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囯家人口的总和,既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又作为现代化的目的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区别于而又高于西方国家导致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旨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区别于而又高于西方国家“单向度”发展的现代化;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区别于而又高于西方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其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区别于而又高于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式的现代化。从理论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具体实际,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又符合世界大势,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由此,只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实现。

总体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其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注重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炼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性质方向、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重大问题,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本构建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好“五大保障”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分别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教授,天津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④王一鸣:《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论坛》,2022年9月上。

⑤徐建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发脉络与世界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高举旗帜的政治宣言 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天津日报》,2022年10月24日。

责编/谷漩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