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的二十大专题报道 > 正文

【治理论坛】“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

编者按: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庆拟于12月上旬召开。本届活动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讨。今天,人民论坛网推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保建云、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余永跃三位专家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解读,一起来看。

年会文章配图

【解读嘉宾】

杨灿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保建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

余永跃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精华,才能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认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列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不断发展着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人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体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及精神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保建云认为,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深深植根中华文明肥沃土壤和中国社会的丰富实践,获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持久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弘扬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后者能够引导前者的演化和发展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及精神资源。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双向互动中形成强大力量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余永跃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精准提炼中华文明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并将其巧妙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出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彰显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双向互动”中形成强大力量。

 

【治理论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

【治理论坛】如何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d7ee8741-2af6-45d9-aca4-01ba4688147d

【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庆专题,欢迎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