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赞比亚:参与援建坦赞铁路
43年前,我被派往赞比亚常驻。这是我第一次常驻,最令我自豪的就是参与了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有关工作。中国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下定决心投入巨大财力和人力去修建这条铁路。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当时那么穷还要勒紧“裤腰带”帮助非洲国家?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这是对非洲支持中国外交的真心回报。毛泽东主席说过,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就在联合国上提出议案,呼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尽管美国一再阻挠,但非洲国家并没有退缩,而是一年接着一年提。1971年让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两阿提案”由23个国家共同提出,其中有11个非洲国家;在最终赞成的76票中,非洲国家投了26票,占三分之一。
第二,这是对非洲国家民族独立事业的巨大支持。赞比亚是1964年独立的。它是当时世界上第三大铜矿产地,但由于地处非洲内陆,没有出海口,所以铜矿一般经过南非德班港运出海外。但南非当时在种族隔离政权下,非常敌视新独立的“黑非洲”国家,甚至派飞机去轰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坦桑尼亚有出海口,赞比亚与坦桑尼亚联合起来,计划修一条连接铜矿区与海港的铁路,摆脱对南非的依赖。两国向当时不少发达国家寻求援助,都被拒绝了。找到中国时,我们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必须打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裁,使赞比亚等国家真正实现独立、实现发展,所以中国毅然伸出了援手。
第三,这是我们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的生动体现。坦赞铁路修建于40多年前,但它蕴含的这种重义轻利、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精神,一直流淌在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血脉中。坦赞铁路通车两年后,中国踏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驻美:入世谈判“打硬仗”
我从赞比亚回国后,就长期从事对美工作,前后两次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工作总共近8年时间。我感觉这个阶段的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走向世界”到“拥抱世界”、再到“融入世界”的转变,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次在美国常驻时,中国整体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世界上被排斥在多边贸易体制之外,不能享受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权利。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又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非常重要。当时,处理中美最惠国待遇的争端成为我们对美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在1974年出台的《贸易法》规定,未与美国缔结贸易协定的“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能自动享受美国最惠国待遇,每年必须进行年度审查,总统可提议延长,由国会批准。由于美国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最惠国待遇上也对中国进行年度审查。最初的年度审查没遇到什么问题,每年都是自动延长。但从1989年以后,美国国会的一些反华势力开始将“最惠国待遇”作为“武器”来对付中国,他们要求总统考虑“全面的重要问题”,包括人权问题、贸易行为和武器扩散等等,把中美政治、经济中的所有问题都与是否批准最惠国待遇挂钩。因此我们每年都与美方就最惠国待遇问题争得不可开交。
第二次在美国常驻时,中国入世刚好进入最关键的实质性谈判阶段。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中美谈判。中美谈判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对中国要价非常高,立场非常强硬,对最惠国待遇美方仍是坚持年审。我们驻美使馆打的一场硬仗就是推动美国国会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议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分别于2000年5月24日和9月20日通过有关议案,给予了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不仅为中国入世扫清了障碍,也是继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中美关系向前迈出的又一大步。
后来的事实证明,入世给中国和世界贸易带来强大的正能量,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入世后较好地保持了“三个平衡”:
一是合法权利和承诺义务的平衡。尽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仍参照发达国家标准兑现了入世承诺。以货物贸易为例,中国关税总水平早在2010年就已由入世时的15.3%降至9.8%,8年前就完全兑现了入世承诺。在世贸组织12大类服务部门的160项分部门中,中国承诺开放9大类的100项,接近发达成员平均开放108项的水平,远超发展中国家的54项。
二是自身发展与全球贡献的平衡。中国入世不仅惠及自身发展,也使世界受益更多。中国不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优质商品,更提供了一个巨大市场。入世17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近30%,稳居全球首位。
三是维护权威与有序改革的平衡。中国作为负责任、讲道义的大国,入世后自觉维护世贸组织权威,绝不允许有关国家随意践踏世贸组织规则和权威。当然我们对世贸组织存在的问题也并非视而不见,中国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主张在完整保持世贸组织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下,通过渐进式方式推进改革。当务之急是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问题,例如上诉机构遴选、美国滥用232国家安全措施和美国301措施等问题。
驻英:每到一地都要演讲
我在英国常驻已逾8年,这不仅是我外交生涯中驻外最长的一次,也使我成为中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驻英使节。有人问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事情,我的回答是“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对外国民众讲好中国故事?我将其总结为12个字,“听得到,听得进,听得懂,听而信”。
所谓“听得到”,就是要用好公共外交平台,多发声、广发声,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听到中国声音。英国是国际舆论中心,拥有一批世界级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节目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金融时报》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8年来,我充分利用英国这个平台,积极投书撰文、接受采访、发表演讲。我的足迹遍及英国各地,每到一地都要演讲。8年来共演讲600多场,在英国主流报刊撰文70多篇,接受英国各大电视台、电台采访20多次,被英国舆论界和外交界誉为上镜最多、被媒体引用最多的驻英使节。我一方面“借船出海”,利用英国媒体的世界影响来讲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也推动“造船出海”,积极在中国海外媒体撰文、发声,助其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影响力。
所谓“听得进”,就是要转变传播思维,从“宣传思维”向“故事思维”转变。外国民众喜欢听故事,所以让故事自己说话,让故事来传递观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英国人并不积极。他们对“一带一路”存在误解,一些人觉得,英国不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没必要参与;还有人觉得,“一带一路”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并非英国的优势,没办法参与。针对这些特点,我带领使馆外交官制定了讲述“一带一路”故事的计划,将“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和发展远景作为故事“脚本”,坚持不懈地向英国各界讲,年年讲、月月讲,目的就是让英方看到“一带一路”对英国蕴藏着的巨大机遇。一旦英方明白了这个道理,态度就会发生变化。
我很欣慰地看到,现在英国已在西方大国中创下多个“第一”: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投行并向亚投行特别基金注资,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第一个任命“一带一路”特使并设立专家理事会,第一个宣布支持250亿英镑“一带一路”亚洲项目。
所谓“听得懂”,就是要尽量使用当地民众的话语体系,让人“听得懂”,才能“记得住”。我在准备演讲稿和撰文中都非常注意要有“金句”。金句就是用简洁精辟的词句去找到“精神的共通点、思想的共享点、情感的共鸣点”。比如我在英国主流大报《每日电讯报》发表揭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文章。我写道:“如果把军国主义比作日本的伏地魔,靖国神社无疑是藏匿这个国家灵魂最黑暗部分的魂器。”由于小说《哈利·波特》的反面人物伏地魔在英国家喻户晓,读者很快就对“军国主义”“靖国神社”有了生动的认识。很多英国评论认为,这个比喻通俗易懂,既鲜明表达了中国立场,在传播上也非常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所谓“听而信”,这是公共外交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不断尝试、持续参悟、逐步实现的过程。要让世界认可当代中国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必须用“公共的道”讲“公认的理”,比如我们提出的合作共赢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等中国观点,“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方案,“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目标,我们自己首先要勇于实践,踏踏实实地干出成绩,才能让世界认可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赞成中国标准、中国规则和中国理念。
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中国心”,关键时候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作为外交官,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因此,只要遇到抹黑中国的情况,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敢于亮剑。在钓鱼岛争端激化时,我在BBC旗舰节目“新闻之夜”中与日本驻英大使激辩钓鱼岛问题,揭批了日方的错误立场,赢得国内外舆论的理解与支持;“南海仲裁案”前后,我分别在英国两大智库——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表演讲,在《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英国主流大报撰文,接受路透社主编采访,举行中外记者会等,深入揭批仲裁案的非法实质,重申中国政府不接受、不承认的鲜明态度,表明中方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的立场。
回顾过去,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展望未来,我们更加确信,只有继续改革开放,才能迎来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文选自《参考消息网》2018年11月20日发布的文章)
作者:外交部大使,中国前驻埃及、朝鲜、英国大使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