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要义是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在思想方法上遵循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在工作方略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健全现代化农业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我们党从社会转型的时间维度、社会制度的价值维度和农业大国的国情维度总体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特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走中国式农村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
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是立足我国国情的科学决策。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相差2.5倍。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0%。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从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期任务来看,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些重点目标人群需要国家救助和社会帮扶,这些相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残疾人以及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共同富裕,回应了农村群众的热切期盼,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关键所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中既有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观战略构想,也有对中国饭碗、乡村建设等具体问题的深远谋划;既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法,也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方法论;既有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历史眼光,又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引领“三农”开启跨越腾飞的新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农业基础作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表明,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58,意味着农村居民每増加1元的可支配收入,就会将0.858元用于消费。据统计分析,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将逐步释放。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供给侧发力,增强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培育农村市场,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农业生态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乡村承担着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屏障的功能。要树立大农业观念、生态农业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鼓励采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促进生态宜居。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激发农业农村在区域发展中的动能。可以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消解城乡二元结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高质量发展方式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截至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发展现代农业,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导,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和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商品化。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70.6%,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近25万亿元。要进一步支持主产区就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强产后分级、包装、营销,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完善贯通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的流通服务体系。统筹农产品生产地、集散地、销售地市场建设,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产销衔接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互助合作保险,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业务,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近两年国际粮价波动,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2021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中国谷物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增强粮食流通、贮备和应急保障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早期农耕文明对中华文明起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农耕需要劳动协作,人们聚族而居,守望相助,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的“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根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几百年工业化和现代化,但由于农业和农村社会现代化转型不成功,造成“原住民文明撕裂”,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走入“殖民地大农场”困境。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自身内在的自然过程与经济过程高度结合的特征,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把农业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中循环,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之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明晰农村产权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三权分置”,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围绕人、地、钱三大要素,扩大农村可交易资源和资产范围,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完善农村收入分配机制。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鼓励勤劳致富。提升再分配效率,减少农业企业税费负担,增加农村转移支付。
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保持政策不变,力量不减,克服临时性、碎片化缺陷,提高政策的精准性。综合平衡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与农业支持政策关系,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综合利用投融资政策工具,扩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改革当前农业补贴中的“黄箱”部分,实现“黄变绿”,创新绿箱政策工具。健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新时代乡村治理机制。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营造文明乡风,带领农民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共富之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带来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变革,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挑战。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以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作者为中国西部贫困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航空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国家乡村振兴局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GJXCZJ2021001)、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20KRM08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人民日报》,2022年7月27日。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③韩杨:《中美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与完善——基于WTO〈农业协定〉影响的对比》,《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
④郑国富、于敏:《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时空演变、主要问题与优化路径》,《对外经贸实务》,2021年第6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