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的二十大专题报道 > 正文

打造智库型全媒体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编者按:新思想引领未来,新征程催人奋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12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以下是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小标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与智库型全媒体建设”研讨主题中的发言:

1669971130596

论坛开幕式环节嘉宾线上合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加快融合转型步伐、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智库型全媒体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深入把握智库型全媒体建设的基本现状

智库,也称“思想库”“脑库”“智囊团”等,是英文Think Tank的中文翻译。近年来,智库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提出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批示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协、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军队系统重点教学科研单位及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2018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设一批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行业智库、专业智库和媒体智库”,这从政策层面为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建设提供了支持。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为新闻舆论工作领域的主要任务,进一步体现了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媒体融合的目标认识越来越清晰。

进入新媒体时代,过去单方面的内容输出已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建设智库型全媒体,除了单纯的出版、传播外,还应该向研讨、研究、咨询等方向发展,更要综合利用网站、客户端、社交账号等各种渠道和音频、视频、图片、H5等多种方式,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金点子”,让“文章”变成“文件”、“谋划”影响“规划”、“对策”融入“决策”。总之,向智库型全媒体发展,是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对新媒体的强大攻势及带来的挑战,国内部分传统媒体已在“传媒+智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人民论坛》打造的“面向未来的智库型政论传媒集团”、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媒体智库和媒体智库传播平台涌现,在引导舆情、启迪公众、建言政府决策、驱动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国内宣布成立智库业务部门或单独成立媒体智库的媒体机构已超50家,中央媒体、省市媒体、市场化媒体均有参与,加上冠以中心、研究院等名称的各种机构,总数远超百家。

准确把握智库型全媒体的基本定位

智库型全媒体,是对媒体原有形态与功能的补充和完善。我们认为,建设智库型全媒体的基本定位应该是:

重要的舆论阵地。党媒姓党,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融合,大力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深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形成有分量的理论成果。

公益性研究机构。智库是为决策者在处理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科技、文化、党建等各方面问题时出谋划策并提供相应的策略方案的智囊机构。建设智库型全媒体自然也符合智库的一般特征,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坚持专业立场,提高专业水准。

大众化传播平台。智库型全媒体,不仅肩负着传播自身研究成果的责任,同时也具有传播其他智库思想观点的义务。要想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智库的各种“产品”,智库型全媒体在刊载相关成果时就必须尽可能在保证其事实和观点完整性的基础上,考虑如何以一种轻松、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进行表达。

目前建设智库型全媒体的主要障碍

当前,建设智库型全媒体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智库型全媒体的定位不够清晰。目前部分媒体智库的建立仍存在跟风行为,虽戴上了智库的帽子,但没有智库的实质,做的仍是从前的业务。对于智库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界定,这样的模式势必难以长久。

智库型全媒体专业人才相对不足。智库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做研究。一方面,媒体智库的研究力量是由原来的记者和编辑转型而来,这些人才对信息的敏锐度、观察力和编辑水平较高,但研究的深度不足,学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另一方面,在媒体融合即将进入关键窗口期的今天,主流媒体的人才队伍水平远远达不到纵深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全媒体人才的匮乏直接制约了融合实践推进的步伐。

智库型全媒体专业性有待加强。传统媒体向智库型全媒体进阶,要求媒体人将宣传思维升级为智库思维,将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升级为科学研究的专业性。虽然我国的一些智库型媒体也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如《财经国家周刊》专注于财经问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专注于国际问题等,但是在科学研究的专业性上还有待加强。建设智库型全媒体,要坚守专业精神,以专业的视角进行分析、论证,注重维护、提升公信力,确保产品有效生产和供给,用专业延续权威,用专业守护公信力。

建设智库型全媒体的路径选择

建设智库型全媒体,需要准确把握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采取以下发展策略:

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汇聚专家团队。人才是第一资源。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建设智库型全媒体,需要的人才既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产品建立在对社会热点的把握以及科学调研的严谨性之上,还要学会借助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在多元复杂的信息流中,提出真知灼见、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形成有用、能用、好用、管用、用得上的对策与建议。

搭建多维立体传播矩阵,扩大传播力、影响力。建设智库型全媒体,要创新多样化传播方式,搭建多维立体传播矩阵,针对不同受众需求进行差异化、分众化、个性化传播。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平台,如“两微一端”,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又要充分利用新兴流行媒体,积极入驻“学习强国号”、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快手、B站等流量聚集的平台,搭建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形式为载体的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通过多维立体传播矩阵,将知识产品进行视频化、图片化等二次加工,有效解决文字内容晦涩难懂问题。对于理论研究成果、调研报告等,可以将之化繁为简,增强可读性,通过转载、转发等互动形式对内容进行多次传播,增强传播效果。

推动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提升智库型全媒体专业水平。建设智库型全媒体,是一种创新也是一次革命,需要同时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进行多项变革才能保证转型成功并真正发挥作用。要整合资源,允许传统媒体有效整合各方面智力资源,进一步强化智库型全媒体的独立地位,保证研究工作的客观性、公益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要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制度,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从事课题研究是智库型全媒体的一项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认真听取国内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自选课题。及时了解并跟踪问题发展动向,通过专家座谈、基层走访、蹲点调研等方式掌握一手资料,提出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方案。充分利用和整合品牌、内容、人才等优势,并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释放优势,丰富服务手段,扩大服务领域,从单一内容制造商向集成服务提供商转变,实现从卖报纸、卖广告到提供全面服务的跨越。

总之,在新媒体浪潮中,建设智库型全媒体,要守正创新、乘风破浪,切实提升公信力、思想力与传播力,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媒体+智库”的更好融合,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