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而马克思主义能否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因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关键在于其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四大之问”。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历史之变、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战略、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进行调整,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建设、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中国奇迹,以“中国奇迹”有效回答了“中国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次新飞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回答好新时代的“中国之问”,推动中国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迈进。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世界之变、立足和平与发展,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谋的是人类进步、是世界大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在全球减贫、反腐、反恐、维和、气候变化、环境治理、医疗卫生事业、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不断深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在全球经济呈现负增长的大势下,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带来积极溢出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回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当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遭受严重冲击时,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极大改善了全球抗疫窘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特别是在回答“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在多个外交场合明确表示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问题上,中国始终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呼吁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共产党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创造性地回答了世界之问,中国毋庸置疑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在新的世界视野下,我们要更加自信自强,继续开创回答“世界之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继续推动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人民之呼、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回答了“人民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建国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指出共同富裕就是要大家一起富裕;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本质和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共同富裕越来越被提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整体规划和阶段性部署:到“十四五”末,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共同富裕取得了崭新成效。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人民,从人民中获得绵延不断的力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切实答复了“人民之问”。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要矢志不渝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好更准确地回答新时代“人民之问”,朝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勇毅前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时代之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时代之问”。当前,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新时代这个最根本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首先,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条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第二,在回答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要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特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第三,在回答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明确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以理论自信、理论创新全面准确地回答了新时代的“时代之问”,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大势、秉持时代风貌、结合时代特点,踔厉奋发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时代理论引领时代发展,更好解答新征程上的“时代之问”。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用“中国之治”全面准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新的理论成果。因此,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就是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作者:曾天雄,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宇彤,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