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宗丽教授主讲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政课堂上,学校邀请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红色传承思政课。
“从上海石库门来到北京天安门,从讲述党代会到成为党代表,我觉得,这是对一个来自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工作人员最深的嘱托和最好的肯定。”杨宇饱含深情,娓娓叙述,她以《从初心始发地踏上赶考新征程》为题,在“感受非凡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和“书写时代荣光”三个篇章中,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参加党的二十大的切身感受。
杨宇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并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要点。她以“112233556”这组数字带领同学们速读二十大报告的精髓,即“一个中心任务”“第一要务”“两步走战略安排”“归根到底是两个‘行’”“三个‘务必’”“十年来经历了三件大事”“五项重大原则”“五个‘必由之路’”和“六个‘必须坚持’”。
“在梳理讲解材料时,总想从中找到我们党发展的精神密码。”杨宇细细讲述,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党员有50多位,党代表13位。去年全国党员代表2296人,党员总数9671.2万人,这些数字背后就是党的精神密码。她说,“每一位党员,都是忠诚为民担当的一个缩影。历届党代表人数和党员人数的增量,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杨宇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分享了自己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体会。“历史是照亮现实的,走进历史并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稳。未来,希望看到青年人更主动地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党史教育只有‘双向奔赴’,才能获得我们都想看到的好结果。年轻的力量才是中国的未来。”
“择一事,终一身,用一生的时间做好红色文化宣传推广,是我莫大的荣幸。”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22年以来,杨宇一直在做的,就是用心用情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生动诠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文化在代代传承中散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在听了精彩的分享后,课堂上的同学们也兴趣盎然地抛出诸多问题与杨宇对话,课堂气氛热烈。“老师您好,我是‘囊萤星火’讲师团的成员,想请问您如何运用当下语境,使讲述的内容真正走到青年人的心里去?”“杨老师您好,我现在还是一个新人讲解员,想听听您有什么经验或者建议给新讲解员”“中共一大纪念馆在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方面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在最后的课程总结中,原宗丽教授指出,杨宇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一名一大讲解员到党的二十大代表的心路历程和学习感悟,让同学们既深感一位党代表的使命责任,更深感一名基层党员在本职岗位上的不懈努力。这堂课深化了同学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更直接、鲜活和深入的理解,让思政课学习更加立体生动。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反响热烈。今年刚成为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的新讲解员欧阳申奥听完杨宇老师的课十分欣喜激动地说道:“这堂课使我受益良多!让我对‘讲解员’这份工作有了更新鲜深刻的认识。讲解员是观众与历史的桥梁,我们应该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让隐藏在静态文物背后的历史鲜活起来,更好更生动地传播给更多人,为传播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能量。”
2022级硕士生曹立军颇为感触,他说,“杨宇老师的讲述很生动,她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语言让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厦门大学“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成员林衍含深受启发:“运用好当下语境,才能走到青年人心里去,杨宇老师的讲述中有泪点、有笑点,可以说是真正走到了我的心里。面对时代新‘考卷’,我也将不忘初心,从传承、学习、坚持奋斗三个方面下功夫,重整行装、踔厉奋发,在新的‘赶考’路上披荆斩棘,永不停步。”
“思政对话 百年史光”是厦门大学为打造立体思政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系列活动之一。课程邀请不同领域的主讲嘉宾,通过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或亲身经历,多维度、多视角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荣光,让思政课更加立体生动,让课堂效果更加入脑入心。(作者:厦门大学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