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主题中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归结起来就是团结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当具有的精神状态。团结奋斗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正是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在一百余年的奋斗中才能取得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团结奋斗的根本性问题是人心向背和力量支持的问题,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为此就需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奋斗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旗帜,因而也是新时代团结奋斗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就一定能靠团结奋斗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关键词】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 统一战线 文化引领 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22.001
【作者简介】张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建设。主要著作有《直面时代之问:读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研究》(合著)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是“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并且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1]团结奋斗的要求,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首先,显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标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其次,见之于党的二十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最后,落脚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结束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团结奋斗与精神状态、伟大变革、统一战线、文化引领、历史伟业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团结奋斗的重要论断。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对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团结奋斗与精神状态的关系: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其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归结起来就是团结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当具有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团结奋斗包含团结和奋斗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紧密结合,相映成辉。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4]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中的“团结奋斗”是郑重宣示: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5]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的源头就是团结奋斗,这在先秦典籍《易传》中有最早的生动表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努力向上而奋斗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包容万物而团结也。中华民族是始终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秦汉时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文字、历法、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奠定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6]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7]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特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美好生活就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相信,只要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8]团结和奋斗的内在统一,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题。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引导各民族群众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在祖国大家庭团结奋斗的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不懈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团结奋斗是这个精神谱系的集中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9]这就表达了团结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团结奋斗”概念,指出:“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一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于孤立,胜负之数,因以判明。”[10]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团结奋斗中得以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12]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安定团结,把大家团结起来,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13]他概括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认识到的真理:“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4]他提出了长期奋斗的任务:“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5]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明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团结奋斗既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新的时代要求。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征程中,尤其需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16]
团结奋斗与伟大变革的关系:新时代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团结奋斗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正是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在百余年的奋斗中才能取得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17]这是已为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结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共产党能够站住,能够进攻,抗击了六成侵华日军,而国民党反而不能站住,不能进攻,正面战场打得不像样子呢?毛泽东同志认为,“原因很简单,共产党坚持团结与民主,共产党团结了华北、华中、华南一切敌后战场的各界人民,实行民主,依靠人民,在那里充满抗敌卫国的爱国精神与再接再厉的朝气”[18]。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国民党八百万军队,“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19]。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之所以很快能医治战争创伤,各方面的工作都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是依靠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获得的”[20]。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1]在新时期,我们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靠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2]。观照党百年团结奋斗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这就清楚地表明,团结奋斗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根本性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所说:“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24]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必须牢牢把握的第一条重大原则。这是关系到团结奋斗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团结奋斗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
团结奋斗的根本性问题是人心向背和力量支持的问题,为此就需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对于实现团结奋斗的重大意义,把对统一战线地位的认识从“重要法宝”提升到“强大法宝”的新高度。“法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有词汇,是指具有神奇威力、能够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党的法宝很多,都很重要,但把统一战线称作“强大法宝”,进一步彰显出其非同一般的作用。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寓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项基本政策持续时间最长。2022年是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提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25]。“联合战线”是“统一战线”的最早表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从国民革命战线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再到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着力解决“为什么没有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参加的民族统一战线,全国胜利是不可能的”[26]的问题,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27]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统一战线的团结功能,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28]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同志就党的九大政治报告的起草指示:“大会的政治报告要增加几段,一个是民主党派,一个是统一战线。”[2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30]江泽民同志提出:“在我国社会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我们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一大法宝。”[31]胡锦涛同志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3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推动统战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列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33]
二是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的主要手段威力最大。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党的统一战线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争取人心。中国共产党在武装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深切认识到争取人心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说:“打起仗来,人心如不属我,我就输了”[34],“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5]。中国共产党争取了国民党军队包括1500余名将领在内的多达188万人起义、投诚和接受改编,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充分显示出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威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是不能用钢铁数量多少来作决定,而是首先由人心的向背来作决定。历史上从来就是如此。”[36]“人心就是力量。”[37]党依靠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艰巨复杂的任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争取人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提出:“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38]胡锦涛同志提出:“使党的执政活动始终最广泛地赢得人心、凝聚人心。”[39]他还强调:“统一战线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做党外人士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要求,做好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40]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作用,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41]特别是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2]这深刻揭示了守住人民的心的重大意义。这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
三是统一战线作为汇聚力量的组织形式覆盖范围最广。团结就是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重视发挥统一战线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建立的统一战线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者、爱国的民族资本家、开明绅士、少数民族及海外华侨,这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43]这也即意味着,在革命统一战线中有着两个联盟,一是工农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而又较工农联盟更为广泛的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联盟的概念并对其关系进行了阐述。毛泽东同志指出:“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但还要懂得去运用在此基础上的广泛的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样动员起来的力量就会更多了。”[44]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更具广泛的性质。先是发展为“两者联盟”: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后又发展为“三者联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然后发展为“四者联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新时代,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突出起来,统一战线“四者联盟”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将统一战线表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指出:“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说到底,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民主党派、无党派、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海外爱国人士等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达数亿之多。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把这么多人团结起来,我们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45]
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需要构建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统战工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工作范围广的特点。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工作领域更加宽广、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呈现出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空前的社会性,与之相适应就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明确,民主党派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港澳工作、对台工作、侨务工作,都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46]贯彻落实这一指示,中央、地方和一些相关部门的党委相继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对统一战线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研究、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理顺统战工作领导体制,形成了全党做统战工作的合力。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国家宗教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入中央统战部,统一管理宗教、侨务工作,并明确由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可以说,大统战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现在需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紧围绕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着眼于不断巩固和发展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两个范围联盟,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团结奋斗的新局面。
在新时代,要扎扎实实做好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通过凝聚人心汇聚起六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力量。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建设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做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二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三是信教群众的力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四是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五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力量。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鼓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六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力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团结奋斗与文化引领的关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团结奋斗是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之上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团结奋斗,说到底是理想信念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旗帜,因而也是新时代团结奋斗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标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显示出二者的紧密联系。毛泽东同志曾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体上解决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我们党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一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郑重承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能够顺应各族人民意愿,凝聚各族人民意志,从而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休戚与共的生动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能够吸引和激发全体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而汇聚起各族人民同心协力、砥砺奋进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48]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团结奋斗,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团结奋斗,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团结奋斗必须建立在共同价值追求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三个层面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49]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团结奋斗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构筑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团结奋斗,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团结奋斗与历史伟业的关系: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2022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其中之一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50]
首先需要明确,这个历史伟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51]这里清楚地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团结奋斗的内在联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是历史伟业,还在于它是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2]事实正是这样。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提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53]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早的明确表达。自那时以来,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我们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54]中国梦的提出,找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思想政治共识和最大公约数。海内外中华儿女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由于利益诉求、知识背景、社会阅历、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会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性的认知,就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就有了强有力的精神纽带。中国梦的提出,把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发展前景结合起来,强调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55]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于团结奋斗的重大意义,号召全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新时代的十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地说,这一中心任务就是“两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新的伟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需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现代化强国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需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需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筑牢国家安全这一民族复兴的根基;需要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需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需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所有这些需要,归结起来就是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就一定能靠团结奋斗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注释
[1]《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8日,第1版。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5版。
[3][4][17][33][42][50][5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54、554、7、13、9、34、4页。
[5][16][2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46、152、299页。
[6][4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49、139页。
[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1版。
[8]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34页
[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26页。
[10][19][26]《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3、253、21页。
[11][20]《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330、184~185页。
[12][21][28][36][3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5、204、62、327、408页。
[13]《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15页。
[14][22][3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1~342、140、203页。
[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
[18]《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2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7月28日,第1版。
[25]《“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6页。
[2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6页。
[29]《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41页。
[3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32][39][4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542~543、546~547、563页。
[34]《毛泽东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9页。
[3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46页。
[3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41][4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56、562页。
[43]《毛泽东年谱(一九八三—一九四九)》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00页。
[4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634~635页。
[47]《毛泽东年谱(一九八三—一九四九)》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0页。
[48][5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69~70、294~298页。
[4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5页。
[5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页。
[5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页。
[5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35页。
Grasp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for Striving in Unity
—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 on Striving in Unity in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Zhang Feng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for striving in unity is found throughout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theme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s "carrying forward the great founding spirit of the Party, staying confident and building strength,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forging ahead with enterprise and fortitude", which boils down to striving in unity, reflecting the spiritual state of the CPC and the Chinese people. Striving in unity is the summation of the Party's century-long journey. It is by always standing, thinking and working together with the people that the Party has been able to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in its more than 100 years of endeavor. The fundamental issue of striving in unity is the people's support, and the united front is a powerful magic weapon to unite people's hearts and gather strength.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most extensive patriotic united fron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banner that the CPC has always held hig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is therefore the deepest ideological basis for striving in unity in the new era. As long as the whole Party, the whole army and the whole nation are closely united arou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with firm confidence, one heart and one mind, working hard and moving forward, we will be able to forge a new historical greatness by striving in unity.
Keywords: striving in unity,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united front, cultural leadership, great rejuvenation
责 编/陈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