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历史任务。从“高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从“广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一个惠及群体广、覆盖领域广的系统工程;从“深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彻的理论逻辑和深层的现实需求;从“厚度”看,新时代十年物质生活全方位改善、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雄厚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从“力度”看,要以强大合力共筑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关键词】生活品质 美好生活 民生 为民造福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为民造福的勇毅担当,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品格,必将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产生深远的影响。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高度”
所谓“高度”,就是要从历时态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历史进程和未来趋势,即回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前半程如何”和“后半程如何”的问题,这是弄懂我们党为民造福历史逻辑的基本前提。
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1921年7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就提出,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922年9月,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也提出,国家“必须建设在最大多数人民的幸福上面,人民的幸福又以经济的生活为最切要,经济的生活不进步,所谓人民的幸福,仍只是一句空话”。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强调人民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1937年8月,他进一步提出了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等七项“改良人民生活”的具体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是为了使人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为了使人民都尽快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中,“美好生活”一词分别出现了14次、21次、44次、34次。“生活品质”一词较早见于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成效所作出的指示要点,“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十二部分系统阐述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这一重大任务,这也是在党的全会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概念。作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冲锋号。
展望未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着新时代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品位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干净饮水、新鲜空气、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稳定工作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广度”
所谓“广度”,就是要从内涵和外延上理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人民”意涵和“生活”领域,即回答提高哪些“人民”“何种”生活品质的问题,这是弄懂我们党为民造福深刻内涵的关键所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广度”,首先表现为“人民”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包含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内容。同时,“人民”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主要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推动作用的阶级和阶层的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社会力量的总和。在当代中国,“人民”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显然,这里的“人民”是一个关涉群体极广的总体性概念。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同样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逻辑。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广度”,还表现在生活覆盖面的广泛性。生活品质就是人民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按照生活领域的不同,可以将生活品质划分为经济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等。经济生活品质就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之多寡,包括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高低等;政治生活品质主要反映人们在政治参与活动中所体验到的这个国家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水平的高低;文化生活品质就是彰显人们文明素质高低、文化氛围浓厚与否、文化含量大小等诸多因素的总和;社会生活品质既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社会性服务的数量,也包括人们基于社会公平正义、长治久安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环境生活品质主要衡量的是人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质量的高低。人民生活品质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即客观生活品质和主观生活品质。客观生活品质主要是由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质量所决定的;主观生活品质则是人们对自身收入水平、就业质量、居住环境、医疗水平、教育条件等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客观生活品质和主观生活品质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缺一不可,体现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各个方面。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深度”
所谓“深度”,就是要把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彻的理论逻辑和深层的现实需求,即回答“为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问题,这是弄懂我们党为民造福价值意义的必然要求。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论断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且从深层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归根到底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为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逐步实现了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向“共同富裕”目标的迈进,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跨越无不是人民生活品质跃升的过程,无不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具有非凡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将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书写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彻的理论逻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也是对我们党先进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党的全部使命任务和历史责任,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生动体现。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层的现实需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需要是一个充满张力的动态整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也不难理解,即使是全面小康状态的人们也“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对更高品位、更高质量生活的不懈追求。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而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导人们通过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进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厚度”
所谓“厚度”,就是要考量当前人民生活水准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距离”,即回答人民生活品质“现在如何”的问题,这是弄懂我们党为民造福实践基础的必备环节。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厚度”集中表现在物质基础的雄厚,这就是新时代十年物质生活的全方位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道,十年来,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比如,我国2021年的人均GDP达80976元,比2012年增长69.7%;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比2012年增加18618元,年均实际增长6.6%。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厚度”还表现在精神文化的丰厚,这就是新时代十年的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十年来,我们党着眼人民享有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不断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当然,在充分肯定新时代十年我国民生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现有的成就与人民对更高品位、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力度”
所谓“力度”,就是要搞清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着力点,即回答“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问题,这是弄懂我们党为民造福实现进路的内在要求。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一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从主体论来看,人民群众无疑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人民本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干事创业的自觉能动性,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主体实践之中。从目的论来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向同行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共产党切实关注的问题,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并致力于将发展文明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从价值论来看,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将资本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价值逻辑,而是紧紧围绕“人民”本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本的物化增殖模式,创造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内驱力就是依靠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就从内因论的角度揭示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出路和内生动力就是靠自己的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从以增速与提量为导向的发展,转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先的发展,跨越经济发展单向度的要求,实现社会各领域综合协调式全方位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本身,而是以经济增长转型带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最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最广泛最切实的根本利益与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需求,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对资本设置“红绿灯”,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和控制资本,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困境,真正以高品质、高标准、高质量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在地要求团结人民的力量,凝聚奋斗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实践证明,由亿万人民团结奋斗汇聚而成的磅礴伟力始终是赢得未来、创建伟业的最大底气与根本动力。我们依靠团结奋斗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本位的价值逻辑,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凝聚亿万人民源源不断的创造伟力,形成凝心聚力、团结一心的最大同心圆,以强大合力共筑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作者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1VSZ01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③王治东、陈学明主编:《美好生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责编/于洪清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