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霍州市:“四道加法”让人才“近悦远来”

人才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锻造一支实干担当的水务铁军队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霍州市坚持把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紧盯农村发展薄弱环节,聚焦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瞄准“难题”做“加法”,为“十四五”时期乡村全面发展强力蓄势赋能。

“敲响锣”带动实训做“加法”

以加强基层农民教育培训为主线,采取整合资源集中训、组建团队下沉教、择优选派外出学等方式,强化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依托全市6个农村人才实训基地,培训高素质农民1550余名。开展农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提升工程,帮助培养了180余名农村“两委”干部。

充分发挥霍州市技工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开展锁具维修、焊接加工、中式烹饪、年馒加工、月嫂服务等技能培训项目,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持证人数累计达到5231人。围绕“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按照“包联单位+农业专家+合作组织+专业技术服务小组+农户”五位一体服务模式,组建3个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专家组和2个畜牧业技术服务专家组,每年以“才聚三晋、晋展其才”为依托,选派20余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培训各类人才累计达1.3万人(次)。

择优选派60余名乡村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致富带头人赴杨凌农业高新开发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农村人才实训基地,参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先进技术、借鉴典型经验、提升实用技能。

“砸实锤”锚定产业做“加法”

按照“人才+企业、人才+基地、示范+产业”的工作思路,以优秀人才创业基地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带头创业、领办基地,带领群众调结构、促产业。2018年以来,全市创建家庭农场145家,评定为临汾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1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80家,带动发展种植养殖大户3000余户。

以霍山年馒、隆旺佳、绿和祥福、同兴禽业、浩瀚农牧养殖等重点项目实施为依托,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62户。用好裕兴博康电商运营中心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搭建网络平台。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参加“春风行动”、民营企业线上线下招聘4场(次),为600名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中搭建平台。

“擂战鼓”促进省校做“加法”

霍州市抢抓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合作机遇,加强与省内外重点高校联系对接。山西农业大学与辛置镇“5村1社区”围绕十里铺甜瓜、段庄大葱、上曹西瓜、阴底蔬菜大棚、南下庄温室玉米等农业种植项目,开展现代农业种植产业园项目合作。

山西传媒学院与霍州市就“霍嬷嬷”区域公用品牌设计服务项目进行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叫响“霍嬷嬷”区域公共品牌,构建集生产加工、标准制定、品牌推广、市场营销于一体的运营机制,推动霍州年馍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力争把小馒头做成大产业。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将冯南垣村定为乡村振兴与教学创新研究基地,指导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对乡村美育资源进行挖掘,用心中的智慧、手中的画笔,助力乡村振兴,在艺术实践中为乡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土特产行业协会将冯南垣村定为各自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努力把霍州农产品具有的“特”“优”自然属性转变为商品属性,做足“特”“优”文章,让更多特优农产品走向中高端市场,实现校地共建、共享、共赢。

临汾市委党校把冯南垣村定为现场教学点,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锤炼,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砥砺奋进,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用不懈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拉满弓”强化保障做“加法”

制定《关于智汇优秀人才实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引导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农村实用人才种植养殖、兴办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等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保障村干部岗位报酬,持续提高村干部待遇。注重农村实用人才政治引领与典型培树,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2021年以来,择优推荐30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担任县乡两级“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在农村实用人才中评选表彰县级以上劳动模范3名。开展“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调动农民技术人才发挥专长,认定“土专家”“田秀才”50余名。

只有各路“千里马”竞相汇聚在广阔的农村舞台,施展才华,挥洒汗水,广袤田野才能焕发活力,下一步,霍州市将持续推动乡村人才“量”与“质”齐升,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人才“活水”。(中共霍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