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又突破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创造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模式,证明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新希望,使科学社会主义重新焕发生机,在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比较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 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24.001
张占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主要著作有《中国式崛起:渐进改革与国家经济安全体系》《改革红利再释放》《大国经济的治理》《中国改革新起点》《强国新征程:“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探求中国道路密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经济新棋局》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使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命运都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身处世界市场和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坚持胸怀天下,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引领新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创造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模式,充分证明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更为解决人类共同的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充分彰显了人类历史的光明前景,开拓了世界现代化的新境界。
第一,破解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扩展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现代化是世界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奋力追求的发展目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等实践率先迈向现代化,主导了世界现代化话语体系,将西方模式视作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部分发展中国家以此为样本,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经验,却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现代化发展陷阱。事实证明,“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2]。中国旧式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裹挟下开启的,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和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立足于本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发展出一条显著区别于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凝结出丰富的中国经验。在长期探索实践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使得众多现代化发展中的复杂难题得以成功破解,为广大追赶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后发国家提供了全新参考与有益借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辉煌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彰显了自身的显著优势和光明前景,突破了西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单线式”发展观和“一元论”谬误,为世界现代化增添新样态,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
第二,突破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提升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回顾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肇始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塑造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普遍原则。然而,由于其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和矛盾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贫富分化、生态环境危机、强权政治等现代化难题。在全球化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资本主义危机已然全球转移与传播,亟需世界各国通力协作、找寻出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全面性和协调性的辩证统一,努力破解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失衡的困局,并为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在应对经济发展难题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通过逐步消除贫困和缩小贫富差距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升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中国还积极帮助后发国家应对贫困挑战,提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推动世界贫困治理和现代化发展。在生态治理方面,中国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其他国家生态危机的解决、世界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国际交往方面,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风险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和平、全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三,超越西方现代化的片面性,指明了世界现代化的理想方向。在世界现代化的征途中,各国都致力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但由于实践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最终的理想目标也不同。西方现代文明肇始于“人”的思想解放和主体性回归,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方模式导致了人的异化,以“物”为中心消解了人的价值,因此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最终目的就是要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内在价值。首先,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本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构建繁荣发展、和谐稳定的现代社会,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其次,在人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逻辑,遵循人的发展逻辑,在充分发挥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克服资本的无序扩张,使人逐步摆脱被“物”束缚、被资本奴役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在聚焦本国发展的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世界情怀、人类情怀。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利益和共同价值追求,这符合全球视野下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更为世界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提供重要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新希望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桎梏,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开拓了光明前景。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注重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4]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学者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在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即科学社会主义是推进人的发展、寻求人的解放的学说。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根本体现,在于中国共产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历程的始终。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5]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并作出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意识,即要把解决规模巨大的人口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诉求,意味着全体人民作为共同富裕的实现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也不能掉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注重人的物质、精神、生态等多方面需求的满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了中国人民,更有着浓厚的世界情怀,是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6]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结果;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成就,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首先,中国共产党创新了无产阶级革命形式,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前提。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立足批判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图景,主张要实现崭新的人的逻辑主导的现代化,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实践中,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参与的巴黎公社等革命运动,还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都坚持“城市中心论”的革命路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不通过革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式现代化就无法真正推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不懈探索,创新无产阶级革命形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前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前提。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7]为了打破资本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革命的重要作用。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不同,中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现代化,而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面对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进一步调整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凝聚全社会力量,调动最广泛积极性,共同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党的领导、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的系列论述阐明,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代表自身利益的独立政党组织,才能真正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按照自己的原则和主张建设一个新社会,同时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目的是实现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过长期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实践不断丰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客观规律,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外,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没有走一些西方国家的老路,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8]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方面,使中国融入世界、扩大开放,中国现代化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使中国拥抱世界、加强合作,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理论和实践证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不能用西方现代化的已有模式去框定后发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9]。蒸汽和机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资本家由于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具备了购置机器设备的实力,也拥有了雇佣工人进行劳动的权力,率先具备了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实力。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在其早期阶段,一直只有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开辟新方向、走向新道路、实现新未来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如果说在此之前,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还只是理论上的存在,那么在此之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较量成为现实中的存在。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比中,社会主义处于弱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紧密联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10]。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过程中,传承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吸收并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坚守并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文明冲突、文化霸权之路,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书写人类历史新的精彩篇章。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形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沃土,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当代价值。恩格斯曾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1]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最深厚的积淀,文明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最根本和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是一个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思想体系。中华民族虽几经战乱聚合,但从没有割断过共同的文化传统,反而民族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增强。
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此期间,无数中华儿女继承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中华文化精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形成建党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
正是中华文明的继承性,使得其近代以后虽历经血与火的磨难,但未改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也正是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时代特点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最终指引中国找到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传统与现代化的相互作用中探索形成的。这一历史经验表明,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本国的历史文化,要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探索适合于本民族文化基因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样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人类文明共同繁荣、永续发展。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某一个民族国家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率先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向世界扩展。例如,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因曾经促进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故而一直自认为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文明模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并企图将自身推行到全世界,妄图统治全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经过不断摸索,吸收借鉴了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并将社会主义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明相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基于对三种文明资源的批判继承和融合创新,以兼收并蓄的古老中国智慧回应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推动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与世界各文明开展对话交流。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形成过程中,中华文明不仅没有在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反复冲击下消亡,反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一次又一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正是基于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发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文明和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致力于各种文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致力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但不可置否的是,今天我们依然处在一个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一直秉持二元对立思维,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用国际象棋规则形容西方文明:“目标是全胜,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12]所以,在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常常采用恃强凌弱、冷战思维、单边主义、强国争霸等发展模式。与之相反,中华文明自古就有“兼爱非攻”“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天下大同”等思想理念,这使得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切实履行了“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责任担当。中国不仅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而且将中华文明中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贡献给世界,坚守并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引领下,中国注重并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AKS014;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馨泽、王佳宁、孟祥真参加研讨,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32页。
[2]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人民日报》,2021年7月7日,第2版。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4][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5][8]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期。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09页。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9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12]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489页。
责 编∕桂 琰
Internation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Zhang Zhanbin
Abstract: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modernization. While promoting its own modernization, China has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modernization. Specifically,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not only breaks the uniqueness of Western modernization, but also breaks through and transcends the limitations and partial nature of Western modernization. It creates a new approach to modernization, and proves the diversity of modernization paths.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brings new hope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socialism, rejuvenates scientific socialism, inherits and carries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bsorbs and draw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creates a new pattern of it and makes a new contribution to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human civ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