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国情和经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土壤、厚植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历史,为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路径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采用的“并联式”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串联式”模式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路径,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现代化“西方范式”的路径依赖、固有弊端和西方列强现代化“国强必霸”的悖论,展现了人类文明均衡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动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本位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关键要看这条路是不是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是不是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尽管现代化始于西方,但现代化道路绝非西方“专利”。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横空出世、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延续、迭代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事实和经验的伟大创造,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建构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文明形态有“前文明形态”,这是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然后进入“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实际上是指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早期,是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是一种“人的依赖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机器的大量使用,如马克思所说的到了18世纪的“市民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展开,在资本的驱使下,资本主义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并转变为“物的依赖”的文明形态。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只有摆脱了“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的未来社会,“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情况下,才会形成“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拥有在五千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余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消除了剥削和压迫,消除了绝对贫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对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摆脱了“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初步形成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主要表现在“政治文明新形态”“物质文明新形态”“精神文明新形态”“社会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相互协调、共促发展上。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一种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开辟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境界。
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激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进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形成了一种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兼具、效率和公平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文明新形态。
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社会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形成人类社会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形成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
由“政治文明新形态”“物质文明新形态”“精神文明新形态”“社会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新形态”相互协调、共促发展,共同构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集中传承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赓续的精髓,实现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而且在多个维度上探寻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后起国家文明复兴的普遍规律,以及不同文明在同一时空环境下交融互鉴的普遍格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一种崭新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在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14亿多超大规模人口的“场景”下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不到30个、总人口不到10亿。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将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但绝不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迎合西方潮流,甚至与西方世界一模一样。中国式现代化保持“中国式”特色,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性”,在于其扎根中国土壤、厚植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历史,深深地嵌入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打上深深的“中国式”烙印,在于其有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有与世界交流互鉴的底蕴和内涵,为人类现代化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中国式”理念、路径、经验和方案,有被别人尊重、欣赏的特色和差异。如果没有了“中国性”的特色和差异,完全是模仿别人的东西,就根本不会受到他人尊重。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有主体性地吸收、学习西方式现代化的长处和优点,以此来弥补中国式现代化的不足,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丰富。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拓展了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丰富了现代化发展的内涵,指引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深化了不同现代化模式之间交流的规律认识,为世界现代化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特别是为占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后发国家开辟了现代化新境界,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更广阔的世界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对话协商,交流互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反对保护主义、“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单边制裁、极限施压等,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遍安全、清洁美丽、共同繁荣的世界。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也是推动人类整体进步的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以“驾驭资本”为基本特征,服务于社会主义和人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同于按照资本逻辑运行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也不同于传统、僵化地片面否定资本作用的模式,而是遵循马克思主义资本观,以“驾驭资本”作为自身的基本特征,调动各种力量,既利用和引导资本,又防范和规制资本,使资本运行、资本逻辑服从社会主义和人的发展,发挥资本的正面作用,规避或尽可能降低资本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资本具有强大的生产功能,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资本支撑的“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打败了家庭制、奴隶制、农奴制等一切旧的生产方式,调动自然界、社会交往、社会结合的一切力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直接为生产服务,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总和的物质财富,为自由王国的实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作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劳动时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使封建社会没落下去,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现代性文明逻辑,物的依赖性及资本的支配原则,带来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资本的正面作用不可否认,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之所以不可持续,就在于它完全摒弃市场经济和漠视资本的正面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起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要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
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为了利润,“资本”可以为所欲为、不顾一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以资本为最高原则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有效规制和驾驭资本,使之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资本和市场经济,而在于奉行什么原则,“以资本为本位”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以人民为本位”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清晰界定资本运行、资本逻辑作用的范围和界限,以资本“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效果界限”,以“经济领域”作为资本力量、资本逻辑的“范围界限”,防止资本向政治、社会、精神等领域渗透与入侵,遏制资本逻辑的过度滥用和无序扩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根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是驾驭资本的强大力量。国家权力驾驭资本当然不是“无原则”“全能式”地微观干预和控制,而是在法治轨道和理性原则下进行宏观引导和调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充分发挥资本要素的积极作用,又要通过国家权力驾驭资本,防止资本垄断;既要发挥国家权力驾驭资本,又要确保国家权力的人民性,既要“资本”但又不能“资本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
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单一的,现代化的模式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各国的特性差异以及国情的不同,导致其起点不同、路径不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比中国开始得早,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也是最早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启动的,它们依托先发优势,成为人类现代化的“重镇”和“样本”,也由此形成现代化的“西方中心主义”路径规定和认知场域,并且长期垄断着制度性现代化的话语权。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资本导向和利益至上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对外,其通过对非西方的殖民掠夺和控制,贩卖奴隶、贩卖鸦片的历史黑暗面和罪恶感永远难以抹去;对内,则残酷剥削广大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制造“羊吃人”和“血汗工资”等种种惨剧。从原始积累时期通过圈地运动剥削农民,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剥削工人;从寻找新大陆、建立贸易据点,到大规模殖民、建立跨洋帝国,西方现代化展现出恃强凌弱、泯灭人性的掠夺本质。数百年间,欧洲人对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殖民化,使亿万人遭到奴役、遭遇非命。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催生了阶级冲突和社会撕裂,也带来一系列无法克服的社会问题,使现代化带来的正外部效应大打折扣。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采用“并联式”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把中国近代以来“失去的二百年”找了回来,超越了西方“串联式”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的路径,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打破了现代化“西方范式”的路径依赖和固有弊端、打破了西方列强现代化“国强必霸”的悖论,摒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外扩张、受资本掌控的分化模式,而是倡导开放包容,践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助友爱、合作共赢的理想追求和国际责任,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实践伟力,提倡诚信、仁爱、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民本位”的现代化新模式、新选择,展现了人类文明均衡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动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项目编号:18ZDA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新华网,2021年7月6日。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2021年7月15日。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责编/贾娜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