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手稿等红色档案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类型。新时代,保护和开发红色档案文献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形成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从而更好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摸清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底数。摸清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底数是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可以按照其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数据化,形成目录库、全文库、专题库等多种数据库。如果将红色档案文献比喻为一棵大树,目录库是树根,全面汇总红色档案文献的标题、主题、年代、作者、收藏地等基本信息;全文库是树干,完整记录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档案文献原貌;专题库是枝干,按照红色人物、历史事件等主题汇聚目录和全文。建立这样的数据库,就能对红色档案文献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持续加强珍贵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无论是文物、遗址、建筑等实物红色资源,还是档案文献等信息类红色资源,都会因为年代久远、环境变迁等原因,出现残缺破损等情况。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纳入通过扫描、转录红色档案文献形成的数字化成果,还可以纳入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技术对革命文物、遗址等实物资源进行全景记录形成的数字化成果,从而为利用数字修复、仿真等技术在数字空间对红色资源进行历史还原提供依据,实现珍贵红色资源的可持续保护。
繁荣发展相关学术研究。红色档案文献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红色档案文献记录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亟待深入研究。数字时代,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从人工读写走向数据驱动,数据库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立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可以为中外学者提供可靠可信的研究文献,促进红色资源的学术利用。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从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采集开始,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实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可以有效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助力红色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馆联动,资源提供者、管理者和开发者通力合作,形成全面共享、重点集成、多库配套的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系统,实现各地区各部门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检索,有利于开展红色资源的智能化加工、体系化开发和产业化利用,能够更好发挥红色档案文献的数据要素价值,为优化升级红色文化产业链注入数字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