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重大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统一,基于发展变化的党情、国情、世情,持续创新和发展国家安全理论,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和丰富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动国家安全战略落地落实,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持续提升我国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全面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

关键词: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能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我国各项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国家安全理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制定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健全国家安全战略;扎实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重大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把握以下方面重点任务。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国家安全的动态发展特性,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在此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把握好“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国家安全“五大要素”,进一步处理好“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国家安全“五对关系”,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国家安全规律,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谋划国家安全战略,立足防范重大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部署国家安全各项工作,牢牢掌握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主动权,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兼具全局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必须建立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2014年1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凸显了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极端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4条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进入新时代,由于国家安全风险的多样性、关联性、耦合性,在现实社会中存在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风险综合体”,这就意味着国家安全的维护与塑造,需要有效统筹多方应急力量和资源。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借助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和“政治势能”,切实强化了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有效提升了国家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和动员能力,对于提高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总结新时代十年国家安全取得的伟大变革时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不断完善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是取得上述国家安全领域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踏上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确保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健全国家安全工作机制

机制是体制的重要补充,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健全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国家安全法》第45条至50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协调机制”;“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各部门、各地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国家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工作需要,建立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国家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关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此外,《国家安全法》第56条、第59条、第67条分别就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国家安全危机的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作了规定。《国家安全法》的这些规定,对于构建相对健全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有效提升了国家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着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有序运行。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安全领域将不断拓展,维护这些领域安全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健全国家安全会商协调等工作机制尤为迫切。必须着眼于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国家安全领域的拓展,加快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体系,确保国家安全工作协调、顺畅、高效。

持续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党的二十大把“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大框架进行统筹部署,充分体现了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对于推动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11月《反间谍法》颁布实施,2015年7月《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其他有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如《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颁布实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不断健全,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在公共安全治理领域,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修订《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颁布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条例》《消防衔条例》等法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订正在进行,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同我国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需求仍不匹配,一些重点领域如太空安全、深海安全等领域立法还处于空白,国家安全立法体系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要着眼于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形势,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从整体上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具体而言,要以《国家安全法》为重点,全面梳理和推动国家安全重要领域的立法工作,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太空安全、粮食安全、大数据安全、深海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具有新兴战略意义领域的安全立法。此外,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基础上,要严格国家安全执法,强化对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确保国家安全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系统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党的二十大把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路线方针政策。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指导方针、目标宗旨、总体布局、发展道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为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2015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国家安全法》第6条明确规定:“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全面评估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做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国家安全工作。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要增强产业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筑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底线,确保粮食安全、能源矿产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加强海外利益安全保护。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当前,国家安全战略是世界主要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硬抓手。随着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和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国家安全领域不断拓展,需要从更广的范围对国家安全目标和方向进行规划。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战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聚焦国际形势变化,科学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增强国家安全战略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要把国家安全战略切实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的各领域全过程,从宏观的视野去认识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加强国家安全战略的系统性和全局性。要加强对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利益的研究,聚焦国家安全重要领域,根据不同安全领域的重要性灵活配置国家战略资源,借助国家安全法治力量,有效保障国家安全战略能力制度化、可持续。

增强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首先必须坚定维护政治安全这个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包括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是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国就会陷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其他安全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始终高度重视维护政治安全这个根本,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

新时代新征程,维护政治安全,要高度重视抵制和防范颜色革命。颜色革命是我国政权安全、制度安全面临的重大风险,必须严加防范。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阿拉伯之春”等的产生根源都是因为没有抵制和防范颜色革命,放弃甚至主动放弃维护政治安全,教训十分惨痛。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必须强化经济安全能力,要防范化解中美贸易摩擦、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社会分化、人口老龄化等领域的风险。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补齐在信息技术、工业制造、航空航天、海洋、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科技安全能力建设。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要处理好国际环境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重大风险,确保海外利益、机构和人员安全。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了战略安排,强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这些重大风险挑战防范化解,有效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以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为旨归。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公共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切实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

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切实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要以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为目标,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中央层面统筹协调综合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为目标强化统筹领导、优化部门协同。在健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方面,推进完善法律法规架构,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完善应急标准。在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方面,要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战性,通过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要增强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着力提升应急基础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在提升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方面,要研究如何以基层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组织和单位为载体,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安全公益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基层单位负责人和第一响应人的长效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初期响应能力,积极构建事前预防型的公共安全模式。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方面,要着力提高综合研判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在加强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方面,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在提高应急管理协同联动能力方面,要注重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各主体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组织领导机制、沟通协作机制建设,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主体的应急管理协同联动。要有效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有序的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效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

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国家安全教育是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全民参与的重要手段。《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法》第76条规定,“国民教育系列和公务人员培训系列均应纳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国民教育序列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进行规划,要求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设置国家安全学学科、研发国家安全教育教材、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加强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相关部门组织编写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干部读本》等许多教育培训教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中积极纳入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培训人员对国家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内容的考核,有效提升了公务人员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国家安全教育在体系化、规范化、全面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加强我国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筑牢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以系统化方式有效推进。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民教育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建立集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内容体系,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科学性。要创新国家安全教育形式,科学设计学校教育和大众教育形式,综合运用知识竞赛、实践教育、案例宣传等教育形式,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要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指导性地位,引导公众全面认识国家安全,增强公众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辨识力,提升公众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

[2]马宝成:《总体国家安全观:一项战略学的分析》,《公安学研究》,2020年第3期,第1—18+122页。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责编:周素丽/美编:石 玉

Key Tasks for Modernizing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city

Ma Baocheng

Abstract: The Report to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has made significant plans to moderniz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city and safeguard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To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is Congress and moderniz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city, we should uphold the unity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moving with the times. Based on the evolving circumstances of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we should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well: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theories of national security,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its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ng and enriching its modes and methods, implementing its strategies, continuously guaranteeing the rule of law, constantly enhancing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conduct extensive public awareness activities.

Keywords: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national security capacity; 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security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