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至为宝贵的巨大精神财富、顶天立地的精神脊梁。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明确列入大会主题,有力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始终不渝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然还会面临许多难关和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我们越是要坚定历史自信,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面前,绝不畏葸,绝不退缩,排除万难,勇毅前行。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伟大事业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明确列入大会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更进一步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始终不渝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表明伟大建党精神将继续成为激励全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回顾和科学总结党的历史,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极为精辟的概括,这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短短的32个字,高度浓缩了党百年奋斗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包含了深邃丰富的思想内涵,彰显了真理与信仰的无穷伟力,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由伟大建党精神发轫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发扬光大,为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永不动摇的信仰支柱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政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根本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套科学认识世界与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我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其根本要义是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打倒剥削者和压迫者,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成员共享资源和劳动成果,人民当家作主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是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传入中国,迅速被一批立志于救国救民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掌握,成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2]“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3]从党成立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的美好远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实践中持续焕发着科学真理的强大威力。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先后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巨变,正迈进在强起来的新征程上。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教条,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着中国的同时,中国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富有远见地提出,要提倡“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应当用一定的民族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点相结合,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4]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矢”,射中国革命和建设之“的”,依据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深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和深刻把握中国民主革命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时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符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命题、新理念、新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5]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论,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国际国内如何风云变幻,无论前进道路上有什么样的荆棘坎坷、艰难险阻,都难不倒我们,都阻挡不住我们朝着民族复兴目标前进的坚定步伐。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崇高信念
初心就是本愿,使命就是责任。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生俱来,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赤忱的初心和使命意识,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各个阶段,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勠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总路线,组织、动员、领导中国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百折不挠,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各个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确立了巩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和各种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昂首阔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冲破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深刻洞察时代潮流的变化,呼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国际国内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反映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6]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树立牢固的初心意识、使命意识,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当成根本价值追求,惕厉自省,笃行不怠。“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7]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回的坚韧意志
中国共产党人是富有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先进分子,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在旧中国,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要铲除不公不义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得到翻身解放,必然要与维护这种制度的阶级和势力发生矛盾和对立,解决矛盾的方式只有斗争。斗争精神体现的是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都是与国内外敌人斗出来的,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新军阀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顿时陷入低谷。危急时刻,党的“八七会议”断然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开展土地革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走向偏僻的乡村,走进广大农民群众,为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生路,打开一片新的天地。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提出抗日救国纲领和持久战的抗日战争总方针,领导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在广大的敌后战场上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国民党,为了独占抗战胜利果实,凭借其军事上、经济上的优势,发动反人民内战,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大决战。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指出:“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将被断送。”[8]中国共产党没有被敌人表面上的强大所吓倒,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洋枪洋炮,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国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条件。“没有这个精神条件,革命是不能胜利的。”[9]
战争年代是这样,和平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已经处在“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作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后头的社会主义革命到技术革命,到文化革命”的变革时期。他号召全党:“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0]就是靠着这么一种拼命精神,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昂扬姿态战天斗地,克服各种困难,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各条战线取得巨大建设成就,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是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则是一场新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同背离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作斗争,以革命的精神、斗争的精神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人民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扰,进行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革命,用几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决定性步伐。
我们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11]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坚定斗争意志,对一切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挑战必须坚决进行斗争,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共产党人都不能放弃斗争精神,不能被困难所吓倒。我们要大力弘扬斗争精神,补足“精神之钙”,从根本上克服“软骨病”,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顽强斗争把梦想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英勇斗争,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崇高威望,取得领导中国人民的资格。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2]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用无数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和广大共产党员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换来的。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从不畏惧和退缩,任劳任怨,流血流汗,甚至不吝牺牲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崇高品格和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永远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九死不悔的的鲜明品格
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意志的强大凝聚力、组织力的先进政党,一个具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战斗力的先进政党,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广大共产党员对于党的无限忠诚。对党忠诚,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党的观念,站稳党的立场,笃实践履党的宗旨和使命。对党忠诚,就是要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坚决维护和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坚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力以赴、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党忠诚,就是要自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清正廉洁,克已奉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情操成为群众的表率,感召带动群众共同为完成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高度的思想和组织统一基础上的,广大党员对党的忠诚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是言行一致的而不是口是心非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13]全党都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到一言一行、落实到时时处处、贯穿到方方面面。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生死考验面前坚定不移、赴汤蹈火,在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顽强拼搏,正是建立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上的。
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忠实信念和行为准则。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可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4]“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15]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共产党的方向,就是人民的方向。党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之中,始终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最前列,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能从建党时的57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党的背后有人民,这是最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永远是中国共产党高扬的旗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饱含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6]一切共产党员都要时刻牢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7]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就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至为宝贵的巨大精神财富、顶天立地的精神脊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然会面临许多难关和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我们越是要坚持历史自信,特别是对党的光荣历史的自信,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面前,绝不畏葸,排除万难,勇毅前行。
【本文作者为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2][8][9]《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57页、第1245页、第1484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5][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6页、第46页。
[6][7][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页、第520页、第225—226页。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19、121页。
[1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
[13]习近平:《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人民日报》,2021年3月2日,第1版。
[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6页。
[15]《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30页。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3页。
责编:李 懿/美编:王嘉骐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