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农村创业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摘 要 : 农业强国建设是顺应国家发展、民生改善需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农村创业人数逐步增多,水平持续提高,已成为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创业发展仍面临着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着农村创业者的热情和信心,影响着农业强国建设的进程。为此,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创业治理路径,激活农村创业新引擎,赋能农业强国建设。

关键词 : 农村创业 农业强国 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农村创业能够刺激当地土地、产业、人才、市场等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从而繁荣乡村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与此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1120多万,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事实证明,农村创业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带动效应显著、业态类型丰富、经济增长活跃,已成为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出台各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农业功能,使得农村创业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大有可为。目前,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强国建设思路逐渐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带动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全面进步转变。因此,针对农村创业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发展特征,从政府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社会提供创新创业支撑、个人增强创新创业素养着手,构建农村创业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协同推进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创业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创业带动了“一人创业、带动致富”的热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坚力量。同时,农村创业使得人才、资金、技术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通过聚焦乡村优势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活化乡村沉睡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帮助农村解决了生产要素流失、主体缺位、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农村创业有利于培育农业高新技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村创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首先,农村创业能够立足当地发展,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率。其次,国家加大了科技型中小创业组织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奖补和项目支持,激发创业组织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各地区成立的创业农民工指导中心,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有助于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科技创新力量。

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农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稳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农村创业能够围绕农村土地细碎化、农业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等问题,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筑牢农业经营体系根基。另一方面,农村创业能够聚集多方力量,通过改革创新,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强国建设保驾护航。最后,农村创业能够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和人气向农村聚集,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农村创业有利于激发农业内生动力,增强农业产业韧性。农村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不断开拓市场空间,通过重组生产要素,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有利于增强产业韧性。一方面,农村创业能够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树立产业品牌,有效培育农产品出口优势,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有利于实施农产品进口地多元化战略,推动农业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重要农产品供应链韧性和农业产业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农村创业强化了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破除了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运输等成本,延伸了产业链条、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强了风险转移能力,能够有效补齐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筑牢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保障。

农村创业有利于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村创业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方面,农村创业使得一部分劳动者从事种植业,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使用权,能够有效盘活农村闲置的耕地进行粮食生产。同时,能够引导社会多渠道、多途径投资农业生产,充分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及耕作条件,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另一方面,农村创业能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拓展,促使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农村创业现状调研分析

近年来,笔者高度关注农村创业问题,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农村创业现状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农村创业呈现的显著特征

农村创业者以年轻化、高学历人员为主。受访的570位创业者平均年龄为42.83岁,与我国农业生产整体的老龄化趋势相比,创业者呈现出年轻化特征(图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创业者文化水平较高,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大专占比分别达到13.3%、38.6%、30.5%。高中、中专或职业高中占比为8.4%、5.8%,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创业者仅占比3.3%。

1

从创业者创业项目来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特点突出。农业多种功能拓展,乡村多元价值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餐饮业、农资销售、农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日益凸显(图2)。

2

传统创业项目较易实现盈利,盈利情况较好。总体来看,创业项目盈利情况整体向好,52.1%创业项目已全部收回投资成本并实现盈利(图3)。分行业看,乡村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传统行业较易实现盈利。乡村新型服务业实现盈利占比也超过一半。相比之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由于投资成本大、市场回报周期长,目前实现盈利的仅达到45.4%。

3

农村创业机会增多、创业组织成长加速、创业者能力提升。一是农村创业生态日益优化,使得农村创业者之间以及相关主体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创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二是农村创业产品销售额增加,获得政府支持的几率增多,农村创业组织发展态势良好;三是农村创业者成长速度加快,综合能力增强(图4)。

4

农村创业者以企业主和高校毕业生为主,普遍接受过培训。从职业身份来看,农村创业者以企业主与中高等院校毕业生为主(图5),表明创业者一般具有较好的经济能力或知识技能。

5

农村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用地约束难题。随着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战略的实施,建设用地短缺已成为农村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图6)。一方面,政府留存的可分配土地资源已渐渐枯竭,“四荒地”、废弃地、空闲地等的管理问题也限制了农村创业组织发展空间和效益。另一方面,县域内农村创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一直困扰着农村创业组织的发展。因此,政府要统筹规划,尽可能扩充后备土地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同时,需要规范市场,做好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性,简化相关手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6

资金短缺难题。资金来源不足已经成为农村创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创业者启动资金多为自有工资储蓄,资金有限,难以满足项目运营需要(图7)。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创业风险较高,其盈利状况很难获得大额投资或贷款,各地政府提供的创业扶持资金有限且条件要求较高、竞争大,农村创业者申请存在困难。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设立农村创业帮扶专项资金,对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农村创业组织提供援助。

7

人才建设难题。农村创业涉及到商品管理、实践操作、资源整合以及具体的战略定位制定等,要想大规模创业,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城乡之间薪资待遇、工作条件、创业环境的差别,导致乡村人才外流严重,农村创业销售、技术、管理方面均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图8)。另一方面,农村创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些社会组织对人才的管理、服务、培训没有做好专业的补充,使农业创新人才管理工作在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管理方式等层面较为欠缺,导致创业人才培养难度大。因此,地方政府要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高品质推进人才保障项目,完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消除农村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后顾之忧。

8

项目管理难题。农村创业人员大多以个体户为主,大多从事基础服务行业,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一方面,农村创业者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此前没有经营管理的经历,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等产生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农村创业主要集中在技术要求低的传统行业,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很难将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图9)。因此,农村创业者要统筹利用好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培训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当地政府要积极探索,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就地学习、教学观摩、实习实践和创业孵化场所。

9

农村创业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协同推进路径

政府政策强化引导,营造创业创新环境

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对农村创业至关重要。一方面,强化产业引导,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另一方面,完善农村创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创新创业人才,丰富农业强国建设“人才库”。同时,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和审批机制,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促进农村创业的市场化发展。

强化产业引导,主动对接优势产业。政府要紧密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返乡创业人员主动对接优势产业。一方面,政府引导农村创业者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加强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农村创业者做好市场分析、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

推动人才引进,建立长效培育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一方面,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实施税收减免、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免征政府性基金、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增强青壮年返乡创业意愿。另一方面,搭建创业者培育平台,建立创业者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方式,紧贴农村创业所需,灵活培训时间,开设多种专业,以增强培训针对性,切实提高农村创业者的创业本领。

完善配套服务,建立服务保障机制。政府应加快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创业政策,破解农村创业“卡脖子”问题。一方面,统筹城乡用地整体规划,保障农村创业用地份额。同时,盘活土地存量,优化农村零星土地资源,合理审批荒地的建设使用,保障创业用地需求。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政策支农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等灵活确定贷款期限,简化审批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同时,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提供创业支撑条件

农村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鼓励社会组织为农村创业者搭建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平台,提供市场运作、战略管理等多元化服务,为农村创业助推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联合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拓展支农助农金融产品。一方面,建立健全“政府+银行+协会”的金融扶持模式,多途径、多渠道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各类投资基金支持农村创业投资,推动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大的农村创业项目得到较快发展。

鼓励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鼓励各地和各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众创空间等平台。一方面,采取“平台+创投+市场”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成长环境,为创业者提供薪酬管理等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与农村创业者的沟通联络机制,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遇到的生产、经营、销售难题提供意见和建议,降低创业者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争取社区支持,激发创新活力。社区支持农业、体验式农业两种经营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高质量农产品以及优质消费体验的需求。一方面,社区支持农业强调社区与农户直接对接,消费者对生产过程和参与人员了解度高、对产品信任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另一方面,体验式农业需要消费者参与到农业生产劳动中,赋予农业生产休闲和教育的作用。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两种经营模式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创业个体主动学习,全面增强创业素养

创业与创新紧密相连,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延续。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开拓创新思维,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创业过程也才能得以延续。

把握行业趋势,善于捕捉机会。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进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一方面,农村创业应尽可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情况,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从而找到创业突破口。另一方面,创业者要善于寻找机遇,将目光置于新产业新业态,寻找适合自己创业机会,在稍纵即逝的“商机”面前,要敏捷捕捉、明智决断。

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专业技能。创业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增长认知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瞬息万变。唯有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学习,掌握行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最终实现创业梦想。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过程中解决困难和风险的决心。一方面,奉献社会是创业精神的主要内容,农村创业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自己,从而更好地奉献社会。另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精神的灵魂和源泉,农村创业者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

总结起来,农村创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其中,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合力对农村创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农村创业培育一批经营高效、前景广阔、具有品牌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创业企业,让其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强大动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不断夯实农业强国的根基,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耦合共生、相生相长。

【本文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朱磊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董惠敏/美编:王嘉骐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