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乡村振兴:三“破”三“立” 未来可期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当三“破”三“立”,凿破“坚冰”、解破“难题”、冲破“困局”,以农民为本、以产业为能、以生态为先,不断走实走深乡村振兴战略,用更多实招硬招让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以农民为本,破“高高挂起”的被动冷漠“坚冰”,立“豆角开花藤牵藤”的内生动力。要想营造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就必须明白:外部力量只是“催化剂”,内生能量才是“源动力”。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其底层逻辑是为农民而兴,这是和每一位农民都息息相关的大好事。正所谓“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要想做好乡村振兴这张题卷,更应该让上下一道、干群一心,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所以,首先就要让乡村振兴的主角——农民明白,“隔岸观火”是行不通的,“高高挂起”是要不得的,必须要破除“思想坚冰”,掐灭“等要靠”思想,扫清“慵懒散”惰性,与上层同呼吸、同部门齐发力、和干部心连心,挽起袖子迈开步子加入到这场热火朝天的干事行列中来。故土月明人尽望,一草一木总关情。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破除了被动冷漠的“坚冰”,干部们还要主动撬开农民群体这个智慧锦囊和力量源泉,广泛“听声于民,取政于民”,尊重、信任、调动农民,在提振农民干事创业精气神的过程中,发掘出一批“土教授”、“田秀才”和“新农人”,让农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乡土规划动脑支招,为乡村振兴撸袖甩膀,真正成为中坚力量。

以产业为能,破“拷贝样板”的水土不服“难题”,立“新炊麦饭满村香”的发展前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拨款拨物不如想个“好出路”。产业作为致富的“源头活水”,只有发展“旺”了,乡村才能真正“兴”。然而,乡村发展不是工业流水线生产,如若只是一昧机械“拷贝”成功样板,总会遇到“水土不服”“中道崩殂”的“难题”。要想破解此题,唯有牵好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将乡村的自然历史“厚家底”,转变为发展共富“新引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乡村发展更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村施策,只有遵循自然和市场规律,努力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才能真正推动乡村的“小商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市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通过建立并实施“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模式,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体,完善延长产业链条,深度融合交叉业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农业、林业、养殖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无限活力。

以生态为先,破“先污后治”的恶性循环“困局”,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振兴原则。要想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就要明白“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在发展与保护的天平上,应当谨慎权衡利弊,取出“最大公约数”,冲破“先污后治”的恶性循环“困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下好这盘“大棋”。首先,要布下生态环境优先的“棋局”,不断助推绿色兴农提质增效,谨防“除植被农田,填水泥砖块”的粗暴做法,严守耕地进出平衡原则,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其次,要打造百花齐放式乡村旅游的“棋势”,依托每个乡村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底蕴,原汁原味的乡土资源先天禀赋,充分发掘予以保护性利用,把乡村建成有地域特色、有文化依托、有原始风貌的精品旅游品牌,让村民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也能一直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解得了切切乡愁,追得到悠悠童年。然后,落下利用新能源低碳发展的“棋子”,抓住“双碳”新形势这个契机,发掘乡村节能降碳的巨大潜力,利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降低发展成本,带动相关配套产业持续升级,为乡村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同步增长赋能添彩。(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 蒋鑫)

[责任编辑:郑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