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要闻 > 正文

极不平凡的历程来之不易的成果

——写在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之际

春暖花开。这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天。

熟悉的景象,翩然回归;流动的中国,生机无限。

1000多个日夜,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同心抗疫3年多,对亿万中华儿女来说,却是又一份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疫情,我们防住了;经济,我们稳住了;压力,我们扛住了;安全,我们保住了!

3年多来,我国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3年多来,我国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惊涛骇浪自从容,风雨无阻向前行。

历程极不平凡,成果来之不易。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2023年2月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二病区六层,呼吸亚重症十八病房正式关闭。至此,抗疫3年多来该院改造的21个亚重症病房成为历史。

小小缩影,意味深长。

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激发起前行的强大动力。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越是危难关头,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领导核心的作用。

——回望3年多抗疫防疫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如其来。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夕,“九省通衢”的武汉毅然摁下“暂停键”。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为防止病毒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明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

戴口罩,量体温,身体力行,号召全民战疫……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

“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2020年3月10日,疫情阻击战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武汉。一席话,坚定信心,温暖人心。

经过3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在新冠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我国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如此评价。

疫情防控是遭遇战、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2020年4月底,我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

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疫情短时间内多点发生,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

我国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立足快速和精准,迅速扑灭30余起本土聚集性疫情。有外媒评价,中国是全球唯一控制住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国家。

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战“疫”刻不容缓。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2022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

2022年3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我们与病毒赛跑,快速有效处置了吉林、天津、陕西等地的聚集性疫情,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居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和疫情防控知识增加,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应对能力有效增加,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成为必然选择。

2022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作出重大决定,首次提出二十条优化措施,向海内外释放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控政策的鲜明信号。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总结各地积累的防控经验,针对各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新十条”顺势出炉。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2022年12月26日,我国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

——回望3年多抗疫防疫历程,始终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们一以贯之、贯穿始终的价值理念,也是保持战略定力的力量源头。

疫情突如其来,不同国家,不同选择。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也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笃定话语,深厚情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抗疫3年多来的不变遵循,是我国伟大抗疫斗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对14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

犹记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我们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

4.26万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800余万件防护服、超过7万台医疗救治设备紧急调度,源源补给。

16座体育馆、会展中心紧急改建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短短十来天,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火速建成,救治重症患者。

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国范围紧急调集,全力以赴投入救治。

2022年11月以来,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3年多来,我国经受住全球多波疫情流行冲击。在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提升了6位。

——回望3年多抗疫防疫历程,在同不断变异的病毒较量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密切跟踪病毒变异特点,时时关注疫情演变态势。3年多来,我国始终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不断优化防控政策。

2020年初,面对致病力强的毒株,我国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律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国家卫健委制定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版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随后不断更新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

2023年1月5日和7日,我国先后出台了第十版诊疗方案和第十版防控方案,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救治方案和防控措施。

“3年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工作,为我国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根据疫情形势,主动调整防控策略是科学、及时、必要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世纪疫情,大战大考。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衡量执政能力,考验治理水平。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

回望3年多抗疫防疫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疫情要防住。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上海援鄂医疗队刘凯医生陪着87岁新冠肺炎患者王欣老人看夕阳的背影,感动了亿万网民。

一个都不能少!仅湖北抗疫战场,就有3000多位80岁以上新冠患者成功治愈。

病毒猖獗,我国顶住一轮又一轮疫情冲击,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率和病亡率。病毒变异,我们因时因势,对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主动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

从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到已获批上市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我们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提高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多次优化升级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到动态评估新冠病毒变异情况,我们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提高疫情早发现、早处置能力。

从扩充发热门诊、重症医学床位,到建立国家级、省级专家会诊巡诊制度,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优化分级诊疗机制,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我们争取了3年的宝贵时间,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赢得了民心。”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

——经济要稳住。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跨周期设计与逆周期调节并重,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近日,研究资金流向的美国EPFR全球公司分析称,活跃的外资经理人看好中国市场,为5年来最高。

外资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疫情3年多,全球跨国贸易投资疲软,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逆势而上,在2021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2022年首次突破1.2万亿元,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面临疫情挑战,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稳健、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匈牙利经济发展部部长纳吉·马顿说。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戴璞评价:“过去3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得非常坚韧。”

抗疫3年多来,我们坚持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微观措施加快落地、精准有力,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

应变局、纾困难。推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近3年个体工商户累计减税降费超万亿元;2022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改革开放以来最低。

固根基、利长远。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以非凡的经济治理经验和措施沉着应对,充分体现出其经济韧性和管理水平。”西班牙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说。

抗疫3年多来,中国经济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赢得国际社会普遍看好。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8.4%,超出众多国际机构预期。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2年,“三重压力”持续显现,我国沉稳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划出一道“V”形复苏曲线,经济增长3%,明显高于美国、德国、日本的经济增速。

“3年多来,我们实现4.5%左右的增速,高于世界1.8%的平均水平,是同期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国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

——发展要安全。我们坚持底线思维、自信自强,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13730.6亿斤!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比上年增加73.6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抗灾情、抢农时,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超一半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超9万吨!近年来,渤海油田日产量稳定上升,持续“稳7冲8”“稳8冲9”,不断突破历史最好日产水平,登顶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增产量、优供给,应对国际能源价格高涨等严峻挑战,企业开足马力、政策持续加力,原油产量连续3年增产、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688.7万辆!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爆发式增长,依靠产业持续强链补链,攻克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练内功、强韧劲,相关部门加大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3年多来,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基础、加强储备三件大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3年多来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符合国情、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和能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积极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场重大决定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份非凡的抗疫答卷,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大的胜利和荣光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大江南北活力迸发。

一座座历经大考而生生不息的城市,照见团结奋斗的凡人英雄,刻录敢于斗争的时代精神。

回望3年多来的同心抗疫,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国抗疫答卷,得来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这场重大决定性胜利,充分展现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我国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万山磅礴看主峰。党中央号令四面、组织八方,举国上下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汇聚起战胜困难的强大合力。

这是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疫情袭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14亿多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这是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疫情发生之初,口罩供应一度告紧。仅35天,全国口罩日产量增长约13.5倍。2022年底,防控转段后,居民用药需求陡增。工信等部门积极协调,制药企业开足马力,不到1个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提升超4倍。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作,物流堵点卡点及时打通,“米袋子”“菜篮子”保障稳定……各地区各部门群策群力、联防联控,各项工作始终有条不紊。

这是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主动担责,各行各业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

抗疫3年多,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够无惧风雨、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这场重大决定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疫情反复冲击,给本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全球发展蒙上新的阴影。

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顶住下行压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在“三重严重冲击”下创造了“三个率先”的中国奇迹。

时代波澜壮阔,风景这边独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亿万中国人民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年多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实现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2021年提高到78.2岁。事实证明,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建立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的强大科技实力、储备的丰富医疗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支撑。

3年多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高铁、核电扬帆出海,国产大飞机直冲云霄,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一位,创新驱动持续加力;中国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外资外贸量稳质升……事实证明,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

3年多来,我们坚持团结奋进、一往无前,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必须冲在最前线!”2020年1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逆行出征,成为最早到达武汉的专家之一。他常常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众志成城、争分夺秒,坚决打赢攻坚战!”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为了保障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国药集团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威以车为家,连续在小小车厢住了一个多月。

今天的中国,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各条战线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

抗疫3年多,深刻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拥有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

——这场重大决定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拉开帷幕。新冠疫情背景下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向全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和音。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3年多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全球抗疫,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当地民众感慨中国疫苗让他们“摆脱疫情阴影”;在巴西亚马孙雨林深处,当地人形容中国疫苗是“最困难时刻到来的最美礼物”……3年多来,我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为世界各地民众构筑守卫生命健康的护盾。

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累计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3年多来,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南非《独立报》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由之路,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开辟了光明道路。泰国副总理兼公共卫生部长阿努廷表示,面对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共同挑战,中国展现担当,主动提供帮助,这正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抗疫3年多,深刻昭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坚持胸怀天下,携手同心、行而不辍,我们一定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越过重重关口,中华民族在千磨万击中更加坚劲;走过抗疫历程,亿万人民因共克时艰而愈发团结。

******

春潮澎湃,万象更新。

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国抗疫的非凡答卷。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

“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曙光就在前头,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坚忍不拔,就一定能赢得防疫最后胜利。”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历史自信、担当历史使命,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策略活力,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踔厉奋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程壮阔,前景光明!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