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 | “新农人”成致富“兴农人”

经济大家谈

“返乡青年”“职业农民”“学生村官”……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作为,成长为“兴农人”,带动父老乡亲一同增收致富,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传统到创新,从追随到引领,新型中国农业人不断涌现,正在成为农业强国的坚实根基。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李林村的纵横港联生态农业开发基地里一片欣欣向荣。

温室大棚里,草莓、火龙果等各类瓜果琳琅满目,处处生机勃勃。2018年,返乡大学生侯纪璇流转45亩土地,开发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无公害、口感纯正,深得消费者喜爱。侯纪璇自己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让附近村民找到了就业门路。

近年来,济宁市多渠道引进乡村人才,多层次培育乡村人才,多元化使用乡村人才,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告别城市的喧嚣,返乡当起了“新农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在黄土地上谱写精彩人生。

从泥土里到云端上,“数字农田”未来感十足

“新农人”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不仅仅在田间地头。数字赋能让农业生产从“靠经验”变成了“靠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年轻、高知的“新农人”投身其中。

在江西南昌,一群90后的“农业小白”,运用元宇宙技术种植珍贵植物和农作物,找到了农业“元宇宙”的打开方式,打造出了一块带有浓浓未来感的“数字农田”。

在南昌的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有60名员工,七成是90后理科出身。基地里,种子繁育自上过天的“太空种子”,育苗采用组培容器无菌培育,戴MR眼镜看农情,机器人进行种植数据采集,种植也是应用新型立体化气雾栽培,让农业既接地气,又上云端,令人耳目一新。

大家谈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纪志耿:乡村振兴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在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仍然有赖于观念革新,种粮收益及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吸引年轻人才下乡,鼓励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形成勇于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加大现代化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宣传力度,为小农户提供有效示范。通过强村结对帮扶弱村、村干部流动任职等,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提高农民收益。实现农民增收是农业现代化的急迫任务。一方面要持续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创建条件推进农民市民化。探索农村土地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将农民不再耕种的土地交回发包方统一流转。另一方面,不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康养、旅游业,实现农产品精加工提升附加值,多渠道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提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水平。一方面是要对小农户进行种养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改善小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小农户整合资源以及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小农户要素更新变革的速度,为小农户提供农业良种的购买渠道,利用互联网构建公开的农业讯息平台,加快研发适合于小农户耕作的农具、设备等,更好发挥其在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