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响中国 > 正文

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世界形势与格局、人类社会面貌发生极大变化,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看,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关键,关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影响力,关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离开守正,背叛马克思主义,必然使社会主义遭受挫折和失败;离开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必然使社会主义停滞,缺乏生机活力,丧失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看,坚持守正创新,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艰辛探索、勇于创造,与时俱进推动形成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一方面,百年奋斗,尽管遭遇困难、挫折乃至失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中,坚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背诵和重复具体的结论和词句,更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简单照套在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守正的重大意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明确要求在新征程上继续坚持“三个不动摇”。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民族的前途所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百年奋斗,党始终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奋力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党圆满交出了解决人民之问、中国之问及时代之问的新答卷、新答案。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守正创新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过去取得伟大成就的核心密码。历史也必将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发展、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之路,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拓展对这条道路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使之不断引领中国走向未来,夺取新的胜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做到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方能以创新更好守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创新的重大意义,指出“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明确要求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科学的态度、真理的精神,本质都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守正与创新,本质上都是对揭示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并通过创新不断揭示新的规律。因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认识科学规律基础上遵循规律,既是守正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但它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它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人们不断取得更多真理的正确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遵循发现真理、坚持真理的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规律;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获得对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决不能把因循守旧、僵化教条当作守正,不能把一切都照搬照套前人说的具体话语,不敢说前人未说的新话,不敢做前人未做的事情当成守正,更不能把坚持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成守正;决不能把离开马克思主义立场、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违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政策主张作为创新,不能把简单照搬、套用发达国家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方式、社会经济政策作为创新。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以科学思维谋划改革和建设,找准实践中需要守正与创新的内容,科学、精准设计各项政策,使守正与创新的内容都准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规律要求,实现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中国的实际情况弄清楚,立足中国实际,说明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中国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特点、现状情况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对危害党的正确路线执行的错误倾向做出准确判断,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进行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通过积极斗争,排除错误思想观念的干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立足时代特点,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高度关注和研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拓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完全照搬。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判,以有利于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为目的,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系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正确处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重大关系,贯彻落实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

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守党和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用鲜血和生命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在实践中遵循这些规律继续新的探索,不断把党的事业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作者:全国政协十三届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