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两会国是厅 | 全国政协委员范国强:给予涉农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生活补贴

两会国是厅

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学类年招收本科生人数仅7.79万人,占本科招生总人数的1.76%;高职高专农林牧副渔大类招生总人数为10.31万人,占专科招生总人数的1.97%。2020年农学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招生5.6万人,占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5.06%。由于从事农业工作比较辛苦,工资待遇低,农学类专业毕业大学生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不到30%,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经费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出现了农村基层急需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员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局面。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涉农大学生和农业科研人员来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林业现代化和城乡建设现代化。全国各地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了增加农业生产积极性,国家采取了很多的补贴政策,如种粮大户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新增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产粮(油)大县奖励、生猪大县奖励、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等;农业院校也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助学补贴、助学贷款等;许多地方政府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兼职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给予高额项目资助;对从事国家和省级科技特派团和科技特派员进行农业产业服务,给予项目工作经费支持。但是如上这些政策补贴,都是针对企业、农业产品等补贴,没有对人才、科技、工资进行补贴,进而无法吸引涉农大学生和农业科技人员。为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政府要对农业科技人员和涉农院校学生到基层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出台相应政策。

第一,对高等院校涉农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的,给予较高工资、津贴补贴等生活待遇,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和推广单位科技人员工资待遇。如果刚毕业大学生的月工资较大幅度超过相应在城市工作学生的月工资,就可以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从事农业工作。农业类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

第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政府部门可以把其他补贴,项目资助、后补助等,转移到工资等待遇,进行科技智力补贴。

第三,对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硕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服务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给予创新服务资助。

第四,鼓励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对毕业5年从事准公益性规模种养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大学生,政府给予贷款和项目支持,并享受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农业保险费补助等扶持政策。

第五,鼓励地方开展涉农专业学生订单定向培养,鼓励从事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等工作的大学生,优先推免上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并给予免费教育和定向培养。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