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指豆腐色白如玉,一捻即碎;小炉温着浓甜香气,沏开热茶惬意享受三月春光;村庄炊烟落片瓦,盈满豆香;几家产业车间错落有致,新时代乡村的春色正悄然盛放。
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下马峪乡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挖掘“红黄绿白”四色资源,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通过多业并进、深度融合的产业“经济链”拓宽群众增收门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小小豆腐唤醒乡村振兴勃勃生机
在山西韩梦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豆腐加工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日加工量可以达到3000多块。
初春时节,室外寒意依旧。但这家食品企业里却是热气腾腾,加工车间里弥漫着浓郁的豆腐香。一块块软嫩爽口的豆腐就是应县下马峪乡“红黄绿白”四色资源中的白色资源。由于当地水质良好,豆腐全部采用天然泉水加工,再加上传统的点卤工艺,所做的豆腐口感极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据了解,山西涵梦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大约可以消化黄豆、黑豆45万斤,做成成品豆腐大约90万块,年产值在200多万。可以带动20个就业岗位,每个工人年收入大约8万。
小小的豆腐,看似不起眼,却成了当地的明星产品、金字招牌,不少下游企业慕名而来签约订单。小豆腐迸发出大活力,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传承豆腐技艺,点亮金字招牌。乡党委充分发挥当地水质优良的天然优势,加工豆腐全部采用天然泉水,结合本地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的点卤工艺,出产的豆腐口感极佳,并且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无机盐,营养丰富,能够满足群众追求健康天然的需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小小的豆腐,看似不起眼,却成了当地的明星产品、金字招牌,不少下游企业慕名而来签约订单。目前全乡已经发展规模型豆腐加工企业2家、豆腐加工坊10多家,注册了应州涵梦、莲梅等商标,打响了下马峪豆腐品牌知名度。
特色产业共创乡村振兴生机盎然
近年来,应县下马峪乡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来抓,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在产业发展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文化古迹、生态旅游、特色经济”“红黄绿白”四色资源,打造农、文、旅多产业“经济链”,千方百计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想方设法为群众持续增收扩宽渠道。
下马峪乡南山北川,林茂草丰、山清水秀,是天然的旅游观光避暑胜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天然氧吧库之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避暑、休闲。依托独特的“天然氧吧”自然条件和“花果之乡”品牌优势,加大康养旅游规划和开发力度,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健康引领、大资源整合、大产业融合,打造“乡村康养+”新模式,实现全域康养大发展。先后实施了道路基础建设和绿化工程,进行环境提升、河道清理、绿化美化,着力营造春花、夏荫、秋色、冬美的四季景致,实现乡村风景颜值与历史文化内涵并重。积极建设富有文化内涵、包含多个景点的田园综合体、特色乡村旅游小镇、乡村旅游景观带,多支点推进应县全域旅游。
满园好春光,振兴正当时。接下来,下马峪乡将依托革命烈士曹汝谦故居、马岚口明长城威宁古堡、未来生态采摘园、本地特色豆腐制品,打造“红黄绿白”四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让更多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