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协同联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国资国企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为社会创富、为人民造福、回报社会、保障民生的使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国资国企协同联动、深度合作,将获得充分的国资赋能,有效推动省市县所属国资国企内外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国资国企强化整体联动,必须通过加强区域产业协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这不仅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还能为区域所属企业发展更好赋能,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共同富裕。

协同联动综合治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治理中,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明确党委、董事会和股东会决策权责边界,研究落实“三重一大”党委前置把关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促使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取得新进展,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从严管党、从严治党,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企业上下“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笃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近两年来,浙江实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将国有企业从总部到下属各基层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着力解决党建责任层层递减问题,推动国企党建整体建强。涌现出一批具有浙江国资国企辨识度的党建特色举措,打造出一系列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协同联动智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推广国资国企协同联动时,要确保人才引进来、用得好,用特殊的机制、特殊的待遇,激发挂职干部活力动力。在人选条件上,打破年龄、行业、资历等条条框框,唯才是举。在岗位安排上,只要能满足挂职单位发展所需、能发挥挂职干部自身之所长,职务上都可以安排高挂和跨行业交流,让挂职干部全面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拓展他们干事创业和锻炼成长的空间。注重创造条件,为引进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有效舞台。将引进的专业人才安排到省市县国资国企担任职务。将引进的科技人才补充到重要科研岗位,引领和推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紧紧围绕发展战略规划,引进企业真正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及途径,探索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契约化管理。建立畅通现行管理人员退出机制,为人才引进和培养创造更多机会及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协同联动产业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资国企产业由于企业文化、行业领域、发展历史条件等差异显著,发展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国资国企要到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全面”,要在国资国企产业协同联动上下功夫。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这一问题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持续推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国资国企产业协调联动,可以将差距明显的势能转化为动能,为全面发展国资国企提供不竭动力,让全体人民都能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协同联动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几年,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并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向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挺进。国资国企产业要紧抓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使国资国企协同联动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国资国企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构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一旦同周边国家实现了互联互通,就会成为辐射中心,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国资国企要下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区域“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推动国资国企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国资国企协调发展新格局。

协同联动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国资国企要筑牢核心产业信息系统基础。对原有的落后的系统进行升级,产业全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实现基础数据全采集。打通各个系统,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与综合应用。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行业互联网。当前,以行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础。以行业互联网为先手棋和主抓手,快速完善数字经济的网络底座。带动产业链、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企业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数字化场景应用的铺展叠加,必然也必须加速智慧企业建设、提升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当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关键要侧重实现数据自身安全可控。要重视和发挥区域链在促进数据共享、构建可信体系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保护,在打通数据融合路的同时,挂稳数据安全锁。

协同联动海外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一带一路”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机遇,企业应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协同合作,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国内企业在拓展海外平台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国家对于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内企业去海外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而“走出去”的企业不仅活跃了驻在国当地的劳务就业市场,在促进国与国之间产品交流的同时,还推动国家间文化习俗的交流,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国资国企应该主动探索,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抱团出海”。企业还应该盯紧政府每年进行的对外合作,把握机会开辟海外市场,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企业走向世界,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因此,企业要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造福当地人民为宗旨,努力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协同联动安防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深入了解国资国企安防产业发展情况,加快谋划安防建设。围绕安防服务外包、智慧安防、应急救援、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管理等业务板块,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安防体系。就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业务共建、提质增效、多元发展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交流,进一步推动安防产业向多元化延伸,不断促进安防产业深、专、精。充分利用安防产业集团化专业化和区域优势,打造“综合安防服务运营商”。国资国企之间在公共安全治理上要保持密切沟通,形成深度合作,通过产业共建,促进合作共赢,共同为地方平安建设及安防产业发展蓄势赋能,走出一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多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安防产业发展新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治理贡献力量。(作者:唐红)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