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全民医保的全面推进,我国医保基金运行总体稳健,累计结存基金丰厚,基金监管走向制度化,为医保制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好实现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人民论坛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一起来看他的解读。
人民论坛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民医保改革向纵深推进。请您谈谈未来医保基金的发展目标。
郑功成:2020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这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必须在2035年前全面成熟定型。以此为依据,医保基金政策的优化与完善任务也须在2030年至2035年间全面完成,即明确全国统一的医保筹资、运行管理与医保待遇政策,以为各参与主体特别是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预期。
针对各地医保筹资与待遇差异性,可以在上述目标设定的条件下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确立“三步走”的行动路线:“十四五” 期间,宜着力通过提高统筹层次以增强医保基金在区域之间的互助共济功能,逐步均衡主体各方的筹资负担以促进筹资公平,通过推行医保待遇清单制度缩小地区差距,同时进一步缩小职工与居民两大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十五五”期间,应当全面实现基本医保基金省级统筹并建立国家层级的调剂制度,基本实现政府、单位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分担均衡化,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统一。“十六五”期间,确保医保基金政策全面定型,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他层次医疗保障制度走向成熟、定型。
人民论坛网:您认为医保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理念?
郑功成:首先,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实现从“以收定支”向“以支定收”转化,即以满足医保制度实现上述目标为逻辑起点,根据实现制度目标的实际需要,努力筹集足够的医保基金并确保其合理、高效使用,有力支撑高质量医保制度持续发展。应当逐步取消医保基金支付封顶线,设定患者自负费用的控制目标,明确从现在的约30%逐步降低到10%左右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唯有如此,才能给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医保预期,才能真正全面解除人民群众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同时牢固树立全体人民对医保制度的信心。
其次,落实共建共享,均衡责任分担。强化共建意识,逐步推进单位缴费与职工缴费、政府补贴与居民个人缴费责任均衡化,并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增进地区之间的共建意识,进而让全体人民共享医疗保障的福利。
最后,树立保持适度储备的意识,通过降低单位缴费率,探索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整合,并使用医保基金等方式来促使居民的医保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使整个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人民论坛网:为了推进医保基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您认为在政策层面还可以进行哪些优化?
郑功成:首先,优化医保筹资机制。一是均衡单位与个人筹资责任。二是改变居民医保个人筹资模式。关键是遵循社会保险普遍规律,采取以与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挂钩并按一定比率缴费的新政策,消除筹资不公、逆向调节现象,同时使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得以正常增长。
其次,优化医保财务机制。在全面做实市级统筹的基础上加快省级统筹步伐,以此增强医保制度区域之间的互助共济。“十四五”期间应争取全面推进职工医保基金省级统筹,条件具备的省市区可以一步到位,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先行建立省级调剂金过渡。居民医保也宜早日研究省级统筹。此外,在医保基金实现全国统筹之前,有必要建立国家级的医保基金调剂制度,以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这一制度能够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再次,继续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根据《“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区域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点数法改革,引导医疗机构合理诊疗,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能。
最后,进一步健全科学控费机制。一是要不断提升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编制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监控、评价和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基金运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实现医保基金中长期可持续。二是要继续发挥医保战略购买者作用。进一步优化医保三大目录,完善药品、医用耗材带量招标采购制度并扩大适用范围,同时承认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通过科学标准引导医疗服务价格走向合理化。三是进一步改善与定点医药机构的关系。在继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坚持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协议管理的条件下,尝试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医生、药品有关的行业或专业组织的联系,通过行业组织来约束医院与医生职业行为。如果行业组织能够增强自律性,则医保基金的安全与效率将能够得到更好保证。
(人民论坛网曲统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