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深刻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固本之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铸魂之举。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04.001
【作者简介】曹萍,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主要著作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进机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底蕴》(论文)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着眼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深刻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构成部分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贯彻科学社会主义在奋斗实践、理论发展、制度建设和文化涵养上的原则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途径,明晰了规律遵循,夯实了制度保障,增强了精神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需
道路问题,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1]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难以取得成功,只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不是像西方那样以资本为中心、充斥西方中心主义、两极分化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2]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从“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到“五位一体”全面推进,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点,与时俱进地完善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举措,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充满生机活力、影响日益扩大,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也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全新的贡献。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而艰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然而,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会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国际上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上一些势力炒作“中国威胁论”,炮制“锐实力论”“新殖民主义论”等论调,借新冠疫情抹黑攻击中国;支持“台独”“港独”等分裂中国的势力,采取挑起对华贸易摩擦等措施竭力打压和遏制中国,妄图阻断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的深层次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管党治党仍然面临一些较为紧迫的棘手难题。这些国内外因素不时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带来挑战。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是需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走好走稳自己的路,一定不能在道路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深刻阐明了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4]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首先,要坚定道路自信,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实际,既能体现广大人民对国家现代化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又能适应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潮流,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强大前进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要坚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并吸引更多人成为这条道路的自觉认同者和坚定捍卫者。其次,要保持战略定力,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紧抓战略机遇,直面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不为一时一事所惑,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掌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动权、主导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中国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回击各种诘难和挑战。最后,深化道路探索,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跃升牵引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促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工作相得益彰、共创辉煌,丰富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要
科学理论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科学回答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探索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历史性提出来的。”[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念,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了“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为新时代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使“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7]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8]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途光明且任重道远,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例如,从本质特征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使各级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如何将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优势有效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实践效能?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以及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等;从国内来看,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如何在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世界人口大国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如何扎实、渐进、有效地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促使新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如何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协调共进等;从国际上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在持续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等。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出现的这些新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通过接续奋斗,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实践在发展,理论也需要创新。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首先,要坚定理论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的自信,尤其是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次,要强化问题意识,承认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准确辨识和把握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遇到的新问题、突出问题、深层次问题以及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在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后,坚持守正创新,要深刻认识到:“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9]在此基础上,要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和人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扎根现代化建设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固本之策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头带动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1]既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国家治理领域的使命任务,也体现出了我们党善于运用制度思维和制度化的方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并从1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制度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涵盖党的领导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度,其中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起着“四梁八柱”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坚强制度保障。
制度的成熟定型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根植于中国发展实践,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3]。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些与中国式现代化新要求不匹配、不适应的制度性因素依然存在,制度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仍需要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从国际上看,一些势力奉行唯我独尊的霸权政策,极力美化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抹黑、打压与己不同的制度,刻意把中西方关系渲染为“民主和威权”之争,大搞“制度霸权”,严重威胁我国制度安全。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如何维护国家制度安全,有理、有力地回击来自外部的制度挑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从国内来看,由于长期以来制度体系中仍然存在不够完善的部分、制度建设经验仍然不够充分。如何在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制度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程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4],深刻指明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首先,坚定制度自信,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来之不易的优秀制度,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优势、自我完善能力和治理效能充满信心,坚信这一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同时绝不接受别人“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坚决反对制度输出,坚定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次,深化制度改革,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机统一起来;关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难题、未来走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增强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及时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进一步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和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建立和健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吸收借鉴优秀制度文明成果,但不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最后,严格执行制度,要深刻把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确保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坚决杜绝在制度执行上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将制度优势持续有效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效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铸魂之举
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5]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强大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命题和科学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擘画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以文化现代化推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不断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需要锲而不舍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来看,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陷入了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泥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17]。以资本、利益为主导的西方式现代化,导致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泛滥,造就了物质充裕但精神贫乏的“单向度的人”,也使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等社会问题突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1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持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针政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9]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挺起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外部负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国际上一些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利用大众传媒、学术平台等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严重威胁我国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与此同时,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仍存在不少挑战,过度推崇物质主义、泛娱乐化思想的土壤还未完全消除,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现象仍然存在。要同这些负面因素作斗争,必须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用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文化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各种重大考验面前屹立不倒。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0]深刻阐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要求。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坚信其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其次,要推进文化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以“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打造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文化事业优质发展、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机统一起来,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魂聚力。最后,优化文化交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纵向的历史脉络到横向的实践领域,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努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现代化中国。还应围绕“现代化”这一重要议题积极同各国进行交流对话、推动文明互鉴,有效应对国际上一些势力基于“国强必霸”惯性思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中心主义偏见等矮化、污化、丑化中国的行径,充分彰显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SZK10610003)
注释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27、427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6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页。
[5][10][16]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第2版。
[6][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0页。
[8][14][15][19][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0、33、22、22、42~43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12页。
[12][13]任仲文:《新时代大国治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年,第4、5页。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4~165页。
[1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6页。
Upho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Cao Ping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akes "upho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which profoundly points out the fundamental nature and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o adhere to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necessary for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o adhere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essential for the theory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o adhere to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way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to adhere to the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asting of the soul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Key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essential requiremen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