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绿色城市建设:内涵与路径

摘 要: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为绿色城市建设赋予了新内涵,绿色城市应肩负起共同富裕道路上空间治理单元、产品服务载体和创新驱动引擎的责任使命。同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绿色城市建设也面临工作机制融合协调难、长短目标衔接过渡难、多维任务平衡协调难、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难等新挑战。在未来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构建城市绿色共富治理新体系、筑牢城市绿色共富建设新基础、激活城市绿色共富发展新动能、实施城市绿色共富改革新机制。

关键词:绿色共富 区域协调 多目标平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为此,全国多个城市已围绕生态、低碳、无废等绿色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共同富裕赋予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新内涵

绿色城市应成为迈向共同富裕的空间治理单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将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并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绿色转型,充分体现绿色作为共同富裕底色的内涵特征。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绿色城市肩负着成为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重要窗口”的时代使命,更应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绿色城市应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产品服务载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城市则为生态环境产品服务供给提供了重要载体。绿色城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有助于实现惠民、利民、为民的共同富裕,增进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民生福祉,即推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彻底摆脱资源依赖困境,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保持可持续增长;带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好利用生态优势,通过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弥补其他要素禀赋不足,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城市应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驱动引擎

绿色城市建设具备高度系统性和协调性,存在巨大挑战,亟待机制变革和技术创新。具体来看,需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建立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城市灾害防治体系、提供公平普惠的绿色产品等重要领域实施绿色城市创新行动,为推动共同富裕重点任务提供创新动能。

共同富裕背景下绿色城市建设面临新挑战

工作机制融合协调难

共同富裕工作和绿色城市建设工作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且两类工作重点差异较大、交集较少,目前在城市层面和部门内部均缺乏统筹绿色城市建设和共同富裕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造成组织架构不强、融合机制不清、协调力度不足等问题。

长短目标衔接过渡难

绿色城市创建的长期目标是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而在向其转型升级过程中,当前模式下的短期目标与新模式下长期目标衔接过渡难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原因是共同富裕背景下绿色城市创建的短期目标仍需维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韧性,导致可用于绿色低碳转型的要素资源相对趋紧且难与共同富裕目标协同,如相关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普遍不足,共同富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与绿色发展目标关联度不高等。科学合理衔接长短期目标是一个复杂但必须解决的问题。

多维任务平衡协调难

在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绿色低碳、韧性安全等四个维度目标任务平衡中寻求最优解,是绿色城市创建必须面对的问题,难度较大。现阶段,为保持经济合理增速和推动经济稳进提质,仍需践行有效竞争、效率优先的发展模式,与共同富裕目标平衡协调难;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切换仍需时间窗口,传统产业甚至是高碳产业仍需保留,与绿色低碳目标平衡协调难;可再生电力能源存在造成电网不稳定的潜在风险,城市生态水循环系统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垃圾焚烧处置设施环境邻避效应较强,与韧性安全目标平衡难。

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难

由于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化石能源技术和路径依赖的“高碳锁定”效应,即使在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城市仍然存在制造业难转型、绿色低碳基础薄弱、引领示范新动能不足等问题。我国城市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转变,以火电为代表的旧能源基础设施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在转换过程中面临投资惯性带来的资产搁浅风险。

迈向共同富裕的绿色城市建设路径

构建城市绿色共富治理新体系

一是优化空间治理体系。将绿色发展目标要求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市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所辖区、县(市)相关规划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乡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科学合理开展空间布局规划。以提高单位建设面积增加值、降低单位建设面积碳排放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引领新型空间格局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重要产业发展区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实现区域协同、错位发展。保障经济相对落后的生态功能区建设,优化创新耕地、林地等资源保护机制,加快推进承包地、宅基地改革试点,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的功能空间。

二是优化数智控绿体系。以“城市大脑”为依托,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数字化绿色场景,推进城市建立自然资源账户、生态产品价值账户、温室气体清单账户和全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账户等绿色账户。强化治理端应用,研究提出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绿色低碳、韧性安全四个维度平衡指数,强化目标分解、监测预警、全景展示等功能,实现全市、各区域绿色发展进程“一屏感知”。强化服务端应用,构建起支持企业和个人绿色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推进“云服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在绿色市场领域中的应用,精准谋划推进“数智技术+绿色”的场景式示范试点,着力解决“绿证”“碳积分”“碳标签”“碳排放权”等生态低碳产品的价值化实现渠道。

三是优化循环利用体系。引导建立企业小循环,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环境友好型原料,推广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强化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余压余热和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加大高碳行业的低碳技术应用和绿色低碳产业替代。优化提升园区中循环,按照“功能布局合理、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的要求,优化园区空间格局。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两链”提升,强化产业协同,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园区产业循环链接和绿色升级,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供应链。迭代升级开展园区智慧化管理平台,加强园区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管理与协同。着力畅通社会大循环,优化工农复合的循环体系,重点培育推广多样化复合型模式。以建筑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做强资源化再利用产业链。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建设智慧高效回收处理体系,完善城乡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不断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场景应用。

筑牢城市绿色共富建设新基础

一是推动建筑系统绿色低碳升级。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乡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推行绿色城镇、绿色社区建设,以海绵城市建设带动增强城乡气候韧性。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强化绿色设计和施工管理,提升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设计节能率,建设一批超低能耗示范建筑、(近)零能耗示范建筑,探索将超低能耗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全面提升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累计建筑面积,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在公共建筑能效改造中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逐步扩大公共建筑用能监测覆盖范围。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推动城乡电力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农村天然气利用。

二是促进交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水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加大“散改集”力度,完善铁路运输支线网络,发展“轨道+仓储配送”“集装箱海铁联运”等运输新模式,推进冷藏、罐式等集装箱江海河联运。引导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新能源化更新,推进货运车辆大型化、厢式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干线运输营运货车重型货车比重。发展智慧交通,提高货运实载率和里程利用率,规范发展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探索新能源车辆道路行驶优先权、停车优先权等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监测机制,探索对低收入群体施行购车补贴等具体措施。提高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覆盖率,稳步提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全面完善公共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基础设施。

三是加强居民生活系统绿色低碳实践。推动消费产品结构绿色低碳化,加快培育发展绿色健康产品,健全体育产品、健康养老、户外体验等绿色服务产品供给。推广绿色产品认证国家试点经验,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认证,加快实现汽车、电子电器、家具、建材、日化、纺织服装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领域绿色产品全覆盖。深入开展绿色产品消费示范试点,支持商场、超市等流通场所设置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绿色产品流通渠道推广“绿币兑换”长效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公众优先购买节水、节电等节能降碳产品。深入开展“≤N点餐”“光盘行动”,鼓励适量点餐和使用低碳餐饮器具,推行减量化、复用化包装,探索简易包装和无包装配送。强化塑料污染治理,倡导居民使用布袋子、环保购物袋、菜篮子购物。

激活城市绿色共富发展新动能

一是更新迭代“非绿色”产业。遏制城市高碳低效行业发展,对高碳低效行业开展企业碳排放评价,对高碳低效行业所有增加值能耗超过上年度区域平均水平的项目实施碳排放等量或减量替代、产能减量置换。全面实施“机器人+”“标准化+”行动,推广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纺织、化工、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提效节能、降碳减污改造。研究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平台碳达峰对区域经济发展、共同富裕、韧性安全的影响,探索设立劳动者转型就业保障基金,对因企业腾退升级减少就业岗位造成失业或降薪的,做好员工就业安置、生活保障、再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为存在再就业困难的劳动者提供临时补助。

二是大力发展“浅绿色”行业。建设低碳高效行业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绿色低碳标志性产业链,提早布局氢能、储能、碳捕捉和封存等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产业。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工厂创建,全面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探索将就业吸纳、税收缴纳等指标纳入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工厂评价指标。引导土地、能耗等要素向低碳高效产业倾斜,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和工资水平。

三是做优做活“深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型农业,在保障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基础上,继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农药、化肥价格的平稳。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培育生态农业市场主体,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探索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淘汰清理低效农机,完善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将先进适用、节能高效的农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农机设备碳排放。提升碳汇能力,深入实施“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一村万树”等行动,积极推进生态廊道、生态绿道建设,推进森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打造“双林”城市群落,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强化碳汇价值实现,建立碳汇监测核算体系,持续推进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符合城市实际的碳汇减排量核证机制。积极探索碳汇减排量多元化价值实现方式,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将碳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实施城市绿色共富改革新机制

一是创新绿色科技支持机制。以高碳低效行业节能降碳需求为导向,研发、引进国内外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转化应用电能替代、氢基工业等一批变革性技术,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碳汇等方面,实施一批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专题的科技创新项目。完善绿色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设一批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合作,联合攻关突破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低碳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各领域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改革绿色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以“核算+速算”为基本框架,鼓励开展重点领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并形成国家或省级城市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涵盖能耗、碳排放、环保、资源利用、经济产出的准入标准体系,提高新增项目准入门槛。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产品(服务)认证、工业绿色低碳等标准体系。健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以碳汇等生态产品为标的物的绿色金融信贷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形成多元化绿色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碳汇补偿机制,将碳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范畴。

三是完善绿色市场发展机制。加快拓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从减轻相关企业负担、增进市场灵活性出发,以平衡交易前后碳排放增量为基本点,探索与自愿碳减排市场相链接,整合用能权、排污权等多项环境权益的交易体系。鼓励城市在做好全国碳市场衔接基础上,建立区域自愿碳减排市场,开展城市间和市域内碳交易。开发多元化的碳金融交易与管理工具,开发应用区块链技术,如建立“公链+侧链”的企业级与个人级碳交易模式,营造活跃的城市碳交易市场。积极推动绿色电力积分试点、绿电交易等,探索更多市场化应用场景。

【本文作者 吴红列,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长、教授;吴旭,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交叉学科课题“碳达峰目标约束下浙江省域城市低碳协同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22JCXK15YB)和浙江文化工程研究项目“共同富裕示范区可持续生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22WH12-6Z)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王 克/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