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2023年全国两会:从焦点问题看施政动向

【摘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新的关键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进行了五年一度的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集中换届,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待,牵动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汇聚民意、描绘蓝图、形成共识的全国两会,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信号,彰显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标明了未来中国的前进方向和总体走向。

【关键词】全国两会 经济社会 焦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D609 【文献标识码】A

万里山河起宏图,东方风起满目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长期笼罩人们心头的疫情基本结束之际,春天里的全国两会备受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开局之年,施政有何新动向?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全国两会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备受瞩目。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此方案内容丰富,含金量高,涉及13项内容,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等。

按照以往惯例,机构改革每五年进行一次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八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今年是第九次。与2018年的机构改革相比,本轮机构改革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纵向推进,统筹中央和地方,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难点问题,通过在治理体系上进行完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升体制机制运转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是本轮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此次组建将原属于科技部的一些具体管理职责和下属单位,分别划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人社部等。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更加聚焦主责主业,主要负责指导监督科研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透露,党中央将新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其办事机构职责将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新格局的组织保障,凸显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也体现了对于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此前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为深化机构改革确立了总体思路。

本轮机构改革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有专家认为,到十八大之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职能转变、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了,此后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更注重的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十九大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际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这个伟大历史使命的一个篇章。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调整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仍为26个。与此同时,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在今年两会上完成换届交替,政坛新阵容亮相。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定位,依据实践特征和动态变化对具体机构和制度等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不同层次的制度相互支撑、彼此嵌入,形成一个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事业接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稳定的、高远的战略目标指向,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今年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国内经济回归常态化的第一年,从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今年是政府换届之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各项经济目标和工作重心将首次反映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值得重点关注。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不仅回顾了2022年的政府工作,更系统性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五年时间,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82万亿元增长至121万亿元,年均增长5.2%。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关注和点赞,认为其充分考虑了当前中国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符合经济运行走势和经济发展规律,理性务实、科学合理的预期增长目标相当于一根“指挥棒”,有利于为各领域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共识,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仅有量的合理增长目标,也要有质的有效提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等一系列关乎发展“成色”的目标,与“5%左右”共同勾勒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改善民生历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等,这些民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和热点问题,发展预期目标的设置都保持了高标准,特别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较去年两会提出的1100万人提高至1200万人左右,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凸显稳就业决心。有分析指出,考虑到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约能创造新增就业200万至220万人,今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保持5%左右,经济呈现向上向好态势,将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供强力支持。

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事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在论及今年工作重点时也提到“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也是全国两会期间密集释放政策信号以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体现。

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工作重点之一。众所周知,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命脉,如何以金融活水畅通经济发展“毛细血管”,如何以高水平高质量的金融监管和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从体制机制运转上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都亟待突破的难题。在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涉及到金融方面的改革举措有六项之多,通过改革职能交叉重叠不完善之处,使监管体系更加规范和成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垂直化金融监管体系,减少金融风险隐患。强化金融监管与防控金融风险双管齐下,从而构建和塑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吻合、相一致的金融体系。

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当前开展经济工作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稳是积极的稳、进取的稳,在稳的大前提下,实现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既定任务。正如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乌克兰危机爆发已逾一年,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将有什么新进展?

每年的外长记者会是全国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记者会之一,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窗口。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场时长约1小时50分钟的记者会围绕中国外交、大国关系以及区域热点问题这三大方面回答了中外媒体共14个问题,释放多重信号。

中国外交按下“加速键”。秦刚在应询介绍今年中国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重点和亮点以及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外交作出展望时说,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这意味着中外交往的有序恢复不仅局限于政府层面的交往,也包括社会层面、民间层面的交往,重点在于以经济发展和多边治理为两大“抓手”加强与伙伴关系国家的发展与合作,这也是当前中国外交的基本姿态。疫情之后,受到中美战略博弈、地区冲突爆发、去全球化趋势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旧错综复杂。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启势头良好,有望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很多国家期待中国的经济复苏能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给其他国家的发展带去红利。

2023年中国外交再出发,迎来“主场外交”新局。今年中国将迎来两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10年来,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外国学者信心满满:“中国具备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中国2023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性。”有理由期待,重启的中国“主场外交”新局,将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外交话语表达呈现新特点。秦刚作为新任的外交部长,答问之间呈现出了中国外交话语新表达。有专家表示,秦刚外长的回答自信且从容,既清晰表明中国立场,也坚定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国外交语言带来新的风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记者会一开始,秦刚就阐述了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让世界感知到中国外交的精气神。记者会贯穿始终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主线,如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等。值得关注的是,秦刚对“战狼外交”一说予以否定:这是一个话语陷阱,中国的外交官不是“战狼”,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就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这些表态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即中国不与别国争夺霸权,但也不可能面对打压“打不还手”。

中美关系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秦刚对中美关系做出了清晰透彻的阐述。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位,秦刚重申: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呼吁美方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呼声,消除威胁膨胀的战略焦虑,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拒绝政治正确的无端绑架,和中方相向而行,兑现有关承诺,共同探索既有利于两国又造福于世界的中美正确相处之道。媒体普遍认为,中国新任外长并非只有强硬的一面,他从中美两国人民的心声有感而发,有效运用社会民意进行话语表达。“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友善、淳朴,都追求幸福生活、美好世界。”秦刚回忆了自己在美国工作期间与洛杉矶长滩港码头的工人、艾奥瓦州的农民、大学校长、学习汉语的小学生等美国人民的沟通交流,表明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共同的福祉。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际秩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乱”中寻找确定性和秩序感,法治和规则非常关键。回应台湾问题时,秦刚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他铿锵有力地说,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对此,有专家评论,中国外交是自信的,也是讲究原则的,敢于斗争正是中国外交的精神品格。依宪依法处理台湾问题,秉持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际秩序,与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一脉相承的。现场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所释放的信号非常丰富:首先,中国采取任何手段和方式处理台湾问题,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防止美国拿其国内法当工具干涉台海局势,用法律手段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最后,向外界表明,无论国际形势多么复杂,我国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作出判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到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工作上,具体有六点方略:一是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二是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三是以伙伴关系为依托,四是以开放发展为目标,五是以多边主义为路径,六是以外交为民为理念。中国外交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拓进取、引领担当、趋利避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开端看两会。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汇聚民意、描绘蓝图、形成共识,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信号,彰显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方向,标明了未来中国的前进方向和总体走向,意义非凡。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参考文献】

①《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人民日报》,2023年3月8日。

②《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人民日报》,2023年3月14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