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周洪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出发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一、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辩证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第一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没有教育强国就不会有现代化强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推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有利于培养大批战略科技人才,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教育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依赖于教育的支撑,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劲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科技属于动力源。一方面科技创新来源于教育生产和人才创造;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人才发挥着主体性支撑作用,人才既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新时代新征程,无论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迫切需要涌现一批又一批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服务的顶尖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迫切需要强化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驱动作用。

从总体上看,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科技自立自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强调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既兼顾了三者各自的重要作用,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二、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落实落细,教育公平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21年底,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1%,比2012年提高23.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5.4%,提高3.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4%,提高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提高27.8个百分点。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科技创新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十年来,我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接近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大幅度上升。2021年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排名世界第2位,是2012年的5.4倍。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若干学科方向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研究机构、大学、领军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地位明显上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据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2022年6月30日,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齐家滨表示,“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突破”,“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体创新能力及产出年度排名中,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当前,我国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的人才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总体方向与重点任务

新时代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统筹推进、协同并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大确定性,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抓手,着力加强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宏伟目标,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完善培养高水平人才、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构筑专业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形成与区域协调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体系。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要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要优化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经验、理论与模式的影响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我国最大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要健全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夯实力量构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基础工作。要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入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开放创新促进我国科技在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要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队。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要坚持自立自强,坚定创新自信,又要以全球视野搞好顶层设计,在开放合作中推动科技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自主培养关系国际竞争主动权掌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锚定“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的宏伟目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研究中国问题和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标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此外,还要加大人才工作的对外开放力度。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我们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加强国际人才交流,扩大国际人才开放合作,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精准引进国家急需紧缺的人才,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四、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生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融汇点,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生力军作用。

持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增强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要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紧密衔接,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助力我国的产业核心技术“卡脖子”攻关。此外,要加快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建布局和国家工程中心高质量建设,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区域实验室建设。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了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高校要基于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特色,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产业发展。要加强政策激励,深化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

着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责任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建和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考试招生制度,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要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聚天下英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周洪宇   教育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