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意义和内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在我国数字化发展领域作出的最全面擘画,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了整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标志着数字中国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数字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发展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目标,数字中国首次写入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此次《规划》进一步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这一论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数字中国建设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全面用数赋智为手段,以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效率和提升人民幸福感为目标,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支撑的一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远景工程。《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了“2522”的整体框架,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各个方面,而且注重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这一布局将数字化思维、认知、技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各领域,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适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经过系统思考、深谋远虑所提出的一项管全面、管长远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目标指引下,通过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现数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科学意义。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和理念创新,引领国家实现经济体系现代化、科技创新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数字化发展新道路。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我国数字化发展领域的一项大设计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聚焦于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和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顺应新发展阶段的形势变化,将数字中国建设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充分发挥了数字化的驱动引领作用,打造数字化国际竞争新优势。

提出以数字中国建设推动国家整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并使之成为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规划》将数字中国的内涵和外延从战略高度加以总结和提炼,作出系统布局和整体谋划,使数字中国建设更加体系化、科学化,形成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这种引擎作用,不仅体现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的基础命脉,强化自主创新和确保安全的能力,构建数字治理和国际合作的环境,更体现在其全面融合了我国“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提高了中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能级。

系统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对于数字中国建设中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划》将推进“五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由局部部署延伸到整体布局,更好地发挥数字化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在整体布局中,更加注重建设互联互通、标准统一、高效利用的公共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和数据要素利用水平;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完善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优势,加快提升我国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水平;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前瞻布局应对数字化发展中的新风险、新问题、新挑战,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制度供给,加强政策协同、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强化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搭建数字国际合作的整体布局和工作机制,主动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竞争合作的新形势新挑战,赋予数字中国建设更加丰富的世界意义。

以问题为导向,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切实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规划》突出强调数字中国建设的体系化和科学化,推动相关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职能配置更加科学、运行管理更加高效、数字化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加适配。注重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在空间和区域上的优化布局,构建支撑不同类型基础设施高效联通、集约共享的底座,有力支撑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积极完善数据管理机制和开发利用规则,加强政务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加强数字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高频事项的标准研制应用,更好支撑系统联通、数据流通、业务协同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规范引领作用。

以《规划》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落实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提升国家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以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生产力充分释放。应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关键节点作用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链接作用,推动数字产业能级跃升,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我国数字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切实以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政务提高数字为人民服务能力。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坚持集约建设数字政府。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数字社会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数字发展为了人民、数字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均等化、便捷化水平,丰富数字化生活场景和体验,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加快弥合区域、城乡、人群间的数字鸿沟,不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以数字中国建设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以数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数字道德观、数字价值观和数字世界观。加快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丰富数字文化内容。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文化新体验。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实现美丽中国。实现“数字绿色化”和“绿色数字化”协同发展,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升级,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数字产业体系。普及数字化绿色生活方式,推进远程办公、在线会议、公共出行、绿色消费的广泛应用,积极探索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碳普惠机制。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治国理政的数字化能力。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领导是顺利建成数字中国的先决条件和政治保障,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数字中国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战略落地见效。中国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体现出深刻的人民性、历史性和创新性。数字中国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将数字化思维、认知、技术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资源支撑,提升创新发展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完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