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更加讲求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投资,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与扩大消费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广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签约、开工、投产!最近,各地纷纷亮出今年的重大项目清单,既有“铁公基”等传统基建项目,又有聚焦新能源、物联网、5G等的新基建项目,类型丰富多样,投资额持续增长。长长的清单背后,透露出投资的信心和经济复苏的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资本形成总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1%,充分说明投资是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重要抓手。
我国未来的投资空间十分广阔。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是发达国家的20%—30%,城乡、区域发展水平仍有不小差异,一些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等创新发展投资动力日益增强。可见,无论是站在补短板还是增动能的角度看,扩大投资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更加讲求质量和效率,既要发挥投资对当下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更要惠及长远,防止低效和重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补短板、促创新上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同时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开发性金融要围绕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以市场化方式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在新基建等新兴投融资领域培育市场、完善制度,更好发挥“融资先导”作用。
扩大有效投资,要与扩大消费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投资和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投资力度,能够提高投资效率,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要深入挖潜,加大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领域的投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创造增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等投资,创造新型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要广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不仅是扩大投资的主力军,而且灵活高效,有助于提升投资质量。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现“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至关重要。各地应挖掘更多有市场基础、能够真正产出效益的优质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同时,还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减税降费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增贷、续贷、展期,并持续深化“放管服”、投融资制度等改革,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
浙江出台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等24条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山东加快落实建设用地、资金支持以及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等民间投资政策便利,江西出台12条政策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开年以来,各地亮出项目清单的同时,政策清单也纷纷加速跟进。相信随着更多促进有效投资政策措施的落地,市场信心和预期将进一步加强,我国投资发展将更有动力、有活力,为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