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深度参与和有力支持。近年来,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各项部署要求,积极践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持续发力、创新方式、突出重点,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以金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最美画卷。
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专项行动促振兴。2020年以来,该中支连续四年在全辖开展“走基层”专项行动,深入农家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村发展实情,听取百姓心声,共谋发展大计、帮助农村农户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如针对联点帮扶村渡槽修缮项目资金短缺情况,多方联动,为其筹集10万元项目资金。在得知该村主要经济型农产品黄贡椒面临滞销困境时,先后两次组织干部职工和全市银行机构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帮助销售黄贡椒1400余斤。
红色金融促振兴。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家红色银行,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首家中国“红色金融教育基地”。该中支积极帮助筹集资金120余万元用于旧址修缮及研究工作。同时,依托这一红色金融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探索把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学习超80余万人次,在扩大红色金融招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案例竞赛促振兴。该中支于2023年2月开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十佳”案例评选活动。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文章,说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故事”为定位,以创新突出、成效显著、引领示范为评分标准,共收集典型案例33个,经案例审查、集中审评、党委研究等工作环节,评选产生了《金融活水润黄花》《煤矸石上茶花开》等十个优秀案例。同时,加大对典型案例宣传力度,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经验。
夯实基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现在我们取现金、缴医保、电费、领养老金再也不用坐车去镇上了,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状元桥村,刚取完养老金的几位老人欣慰地说,“以前我们为了取养老金一年要往镇上跑好多趟,一个来回就要30多公里”。现在祁东农商行在村口的商店开设了农村金融服务站,布放了POS机等,俨然成为了一个银行“小网点”。
近年来,为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获得感,该中支坚持“因地制宜、递次推进、便民高效”原则,以服务民生为核心目标,指导银行机构选择具有固定场所,经营规范且信誉良好,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小超市、便利店、农资店、农副产品批发店等作为助农取款服务点,为农户提供取款等金融服务,弥补了偏远地区金融网点少、农村居民“有钱难取”的短缺,有效地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助农取款服务点在全市2342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布放POS机具2.51万个,办理取款支付业务679.98万笔,真正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村便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该中支以创建国债下乡“省市县”三级示范点为契机,立足当地农村人口多、存款资源丰富的实际,依托农村银行网点大力推进储蓄国债下乡,创新开展“金融村官”国债课堂100余次,投放国债宣传折页10余万份。全市累计实现农村地区国债销售5495.55万元,每年将向辖内农村直接贡献红利近170万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债下乡将给辖内乡镇带来国债红利超600万元。
补齐短板,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这都要感谢常宁塔山信用乡创建带来的信贷优惠政策,为我提供了30万元的信用贷款,利用这笔资金再次扩大养殖规模,还买了120多套GPS定位装置,通过牛羊身上的定位装置,我可以随时查看情况,极大地减少了牛羊放养带来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衡阳常宁市东江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肖光华开心地说道。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该中支坚持“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乡村”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整体思路,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乡村治理、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了“党建引领、信用赋能、金融助力、经济提质、乡村振兴”的塔山模式,并向全市推广。截至目前,全市信用户数量为54.23万户,农户信用贷款余额为90.03亿元,新增信用村103个,增幅119.77%,创建工作增强了农户的信用意识,提升了农户的融资能力。
该中支多年来致力于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积极承担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职责,组织银行机构利用赶集日、节假日等群众集中时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反假币、电诈以及存保、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累计在农村开展宣传活动60余次,农村居民20余万人,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
加大投入,聚焦“三农”重点领域
衡阳市因地处南岳衡山的南面而得名,群山连绵、河流清澈,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优势和良好基础。近年来,该中支厚植生态优势,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足做活特色农业文章,结合当地实情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目前,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285.44亿元,较2020年新增410.39亿元,增长45.9%。
“从前只能卖一两百的房间,如今可以卖到三四百,一到周末基本是满房,感谢南岳农商行的50万元信用贷款,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吃起了‘旅游饭’”。在南岳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家住南岳延寿村的刘老板经营的民宿“延年世家”经过升级改造,原来的农家乐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为精品民宿,生意十分红火。
在文旅复苏的关键时期,民宿经济作为一种乡村产业新业态,已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亮点。为更好地服务文旅产业发展,助力民宿产业做大做强,该中支引导全市银行机构靠前发力,主动作为,引灌金融“活水”赋能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金融动力。截至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已累计为南岳发放民宿贷款1.76亿元,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760余个,为当地增收3600余万元。
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阳。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了“耒阳-常宁-祁东、衡东-衡山、衡阳-衡南”三大油茶产业集群,打造了“常宁茶油”“耒阳茶油”等区域品牌。“衡阳油茶”获批全国油茶领域唯一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衡阳油茶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3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19.17亿元,增长492.35% , 全市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和油茶年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为助力“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发展,该中支充分发挥各项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当地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市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3.72亿元,为符合条件的法人银行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金2025万元。2022年以来共为6878户涉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3.96亿元,为衡山县、常宁市等5个县市创建湖南省农村三产融合试点县,常宁市成为全国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提供了金融支持。
创新求变,打造特色金融产品服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乡村宜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自主建房之风逐渐兴起,对于建材运输的需求逐渐旺盛。家住常宁市庙前镇西湖村的张先生凭借良好的信用向常宁农商行申请乡村振兴卡信用贷款20万元,用于购置一辆大型货车扩大运输规模,并享受利率优惠126个BP的优惠政策。如今,货运订单源源不断,日子过的也是红红火火。
该中支引导全市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创新涉农融资产品77个,其中法人银行创新涉农融资产品22个。如衡东农商行面向农村地区农户、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涉农经济主体推出“乡村振兴卡”,该卡具有“一次授信、循环使用、余额控制、随贷随还”特点的贷款产品。累计发卡1451张,授信金额9023万元,当前贷款1677笔,余额5524万元。祁东农商行与湖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推出“粮食贷”“生猪贷”“特色贷”等一系列“惠农担”贷款产品,实行优惠利率,并安排专人与农担公司对接,相互推荐优质客户。目前共有农担在保贷款51户,余额4019万元。
“道德积分+信用评级授信”模式是该中支创新推出的乡村金融服务新举措。以衡阳县梅花村推行道德积分管理为契机,开展“厚德同心积分”示范创建,构建“道德积分+信用评级授信”新机制,积极引导建设银行衡阳分行、衡州农商行将个人的孝心、善心等文明道德行为量化为贷款授信的参考指标,实现文明道德与评级授信联动,创新推出“文明贷”“优享贷”等信用信贷产品,为衡阳县200余户新型农业主体发放贷款4200万元。目前,该村已形成“文明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体系,村民从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提升至3万余元,实现了梅花村的美丽“蝶变”。(作者:尹晔华 陈积松 刘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