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水平

作为首个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工作中长期纲领性文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新时期质量发展的新方位,掀开了新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新篇章,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深刻认识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意义

建设质量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就是要坚持走以质取胜发展之路,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建设质量强国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攻关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就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质量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贯通了整个产业链条,融入了经济发展全域。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有助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增加优质供给释放内需潜力,深化国际质量合作,增进互信互联互通,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建设质量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国内需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守牢质量安全底线,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多层级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准确把握质量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牢牢把握质量强国建设的总体思路。质量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

牢牢把握质量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立足我国质量工作现实基础,紧扣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兼顾国际质量发展环境和趋势,《纲要》提出了两个阶段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还展望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牢牢把握质量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一是建设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着力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区域和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工程、服务提档升级,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打造质量供给体系升级版。二是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更好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三是建设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政策制度,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健全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统筹推进建设质量强国的任务落实

加强系统推进,全面抓好《纲要》贯彻落实。要做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注重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抬升质量高线,又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确保质量安全底线,更好实现系统推进、互动提升。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推动提质增效,打造经济和产业新优势。要把握战略主动性与策略灵活性,注重梯次推进。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推动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提升。开展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因地制宜、因势而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营造安全消费环境,提振市场消费信心。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开展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推动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开展服务品质提升工程,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

突出企业主体,增强企业质量发展能力。要把握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突出企业在质量强国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的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着力实施质量技术创新,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大力实施企业质量品牌战略,努力培育中国精品。全社会要为企业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保护和激发企业质量发展活力。

夯实发展基础,建设现代质量基础设施。要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拓展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思路,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合理布局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打造集成服务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

健全政策措施,推进质量治理效能升级。要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现代化质量治理体系,更好发挥质量治理效能。健全质量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创新质量监管方式,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