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这一重大关系。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守正,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推进,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守正中保持航向,在创新中扬帆远航。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 人民立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逐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凝练。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重大关系。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守正与创新,从理论向度、历史角度、实践维度来探索守正的内在蕴含与创新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本质探寻中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制度的正道坚守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守正,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历程就是我们党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的现实探索,只有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道坚守,在本质探寻中深刻把握其守正根基,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守马克思主义之正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的学说,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开辟出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思想和强大理论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指路明灯,并不断坚持发展,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守正所在。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进程,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现代化究其本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践行道路总是同各国各民族所处的时期、所拥有的文化和所面对的环境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现实实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现代化规律,在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同时又有效避免了西方式现代化弊端,使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科学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充分检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成功指引中国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深刻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实践的巨大优势。
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能够坚持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问题的答案就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中。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不懈奋斗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充分证明,风雨来袭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惊涛骇浪中,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马克思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挥”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全面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现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
我们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也是历史必然性、主体能动性和实践创造性的有机统一。从山河破碎到国泰民安,从满目疮痍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之一。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基于国情的鲜明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实践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要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现实本身的科学实践探索。
守人民立场之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源”和“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这深刻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始终重视人民群众磅礴力量,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制度的现实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党执政兴国的价值旨归,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民切实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守好人民立场之正,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在历史进程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推进,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只有从历史角度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嬗变历程,在历史进程中总结其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才能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下进一步发展完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面对近代以来国破家亡的艰危困局,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前提和社会条件。
在理论探索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时期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探索与理论构建。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提出了革命与建设的现实任务,即“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并且对革命胜利以后现代化推进的现实规划有了初步的构想——“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推进奠定了基础。
在制度实践中,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有着领导新型人民政权建设的初步经验,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和华北人民政府等政权机关,都是我们党在复杂战争环境下实行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逐步深化了在党的领导、经济、文化、司法等相关领域制度建立与制度实践的重要认识,为现代化的制度构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政权面临着百废待兴、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时期当中,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的实践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理论探索上,如何构建现代化理论、推进实现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1953年我们党提出的“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深刻揭示了中国的现代化在根本性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指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明确了现代化发展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提出了现实实践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这是党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是对中国的现代化规律进行的初步总结,为之后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基本框架。
在制度实践中,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完整确立了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新中国的制度基础。1953年至1956年,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得到确立与完善。在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大体框架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1956年党的八大宣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可以说,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与实践为中国推动现代化发展搭建了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理论探索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目标及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并以“小康”概念的深厚底蕴赋予了现代化以中国内涵,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这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发展与独特理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前身。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要求,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安排,明确了新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指明了奋斗方向。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切实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
在制度发展中,这一时期的制度体系与具体体制都得到了巩固完善与创新发展。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确立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经历了长期的奋斗、创造和积累,我们党推进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在理论探索上,我们党紧紧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20年,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为中国在新阶段的接续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行动规划。
在制度发展中,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各个领域的各项制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如市场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等,切实推进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实质性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在现实探索中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守正中保持航向,在创新中扬帆远航。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推进必须遵循着既定的规律以及明确的方向,一个政党与国家的发展道路更是需要在既定的遵循之上紧跟时代步伐,这样才不会在历史的浪潮中迷失自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也是关乎着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伟大实践。只有在牢牢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的基础上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的独特性质引领世界现代化探索的潮头,而不是随波逐流,以他者的框架限制自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在紧随时代的创新历程中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党的全面领导之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人民立场之正,从而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环境中不被乱花迷眼、不畏浮云遮眼,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守正对于创新的基础性地位,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创新是守正的内在要求
事物的创新发展是不断由量变到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运动过程,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阶段的超越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这深刻揭示了创新在守正延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有活力的守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制度的探索实践,本质上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历程。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守正也必须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实践中得以实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科学回答了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展现新貌,顺应时代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也是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守正的当代诠释。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创新对于守正的发展性延伸,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新局。
在守正创新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守正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者相辅相成,体现了继承性与创造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新征程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现实实践中,我们要悟透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要把握好继承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面对着回应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时代拷问,如何在继承过去探索进程中的成功经验与自身独特性质的基础上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创造实践,是我们当前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我们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停滞不前,也不能丢掉根本、割断自身的精神命脉,必须以有扬弃的继承与现实的时代创造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返本开新。
二是要把握好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面对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两个基本尺度。守正创新不是因循守旧,也不是主观随意,而是要从现实的“实然”当中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目标的“应然”当中构建实践蓝图,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朝着自身所构想的目标不断前进。
三是要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始终面临着回应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张力问题。现代化进程中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守正与创新,无一不是解决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只有深刻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才能更好地处理守正与创新之间的重大关系,进而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制度的现实实践!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方亮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周素丽/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