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充分认识和发挥我国青年显著优势

【摘要】正确看待青年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前提。当前,青年对于世界发展变革和大国竞争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青年在全球青年世代竞争中彰显出极为可贵的显著优势,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好这些优势,对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青年发展 青年人才 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每个时代的青年总是有着与时代特有难题密切相关的“成长烦恼”,总要经历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这是青年工作的挑战所在,也是青年工作的魅力所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青年所多的是生力。”对于可塑性极强的青年群体,更多地要把握整体、善观大者、着眼长远。宜以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深刻把握当前全球青年世代的强大动能和竞争态势,从中充分认识和发挥好我国青年的显著优势,把他们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青年在世界发展变革和大国竞争中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数据等资源日益丰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形态业态加速更新迭代。青年作为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很自然地站在了推动世界变革的最前沿,并成为事关大国力量对比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

当代青年是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根据相关机构对全球各行业“独角兽”企业的统计分析,这些企业创始人创办企业时的平均年龄仅有36岁,而且相当一部分之前已经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在我国,青年在科技应用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的占比均超过50%;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可以说,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我国情况看,当代青年都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生力军。

当代青年全方位引领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浪潮。在社会交往形态变革中,世界各国青年把握人们网络使用新特征和需求,成为创造和推广各种社交软件、网络应用和智能设备的“弄潮儿”。在社会职业形态变革中,世界各国青年加快推动人类社会从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劳动模式向灵活自主的信息化劳动模式转变。在社会文化变革中,世界各国青年更是在创造文化新形态、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新话语、新潮流等方面大显身手,始终引领风气之先。

当代青年对世界政治走向和全球治理变革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调查显示,欧美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明显随年龄递减而递增,年轻一代对中国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财富》杂志和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2021年调查数据均显示,24岁以下美国年轻人反感资本主义、倾向社会主义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世代群体。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2月的调查,在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70%的“Z世代”支持政府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我国青年在全球青年世代竞争中展现出一系列显著优势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从全球青年世代竞争情况看,我国当代青年展现出一系列显著优势,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当代青年的这一重要评价。

一是展现出高度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加强,青年对党和国家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提升。无论是从社会调查数据还是从人们的感受看,当代中国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由衷认同。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意愿不断高涨,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新发展党员中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均超过80%。广大青年在抵制错误思潮、回击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诋毁打压等重大考验中站得稳、靠得住,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这充分说明我国当代青年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契合力和向心力。

二是展现出平视世界、自信自立自强的显著优势。当代青年成长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长平台广阔,具有全球视野,有着无比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在亲身经历疫情“大考”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加坚定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也增强了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雄心壮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2021年回国就业留学生达到104.9万人,创近年来新高。与此同时,我国当代青年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自觉肩负起推动各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时代责任,与世界各国青年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充分展现出大国青年应有的风貌。

三是展现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优势。近年来,我国青年群体中持续兴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汉服成为随处可见的靓丽风景,青年人将音乐、舞蹈、诗词、美食等中华传统文化同现代科技等元素有机结合,展现了惊艳世界的“中国风”。据统计,2011年至2021年,“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90后”“00后”贡献了74%的“国潮”消费。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效显著,我国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

四是展现出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知识能力素养不断增强的显著优势。当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超过许多高收入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广大青年通过在职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调查显示,超过50%的社会青年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从教育质量看,我国青少年基础知识扎实,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国际综合素质测试中稳居第一。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当代青年整体知识能力素养领先,蕴藏着巨大的“人才红利”。这种显著优势必将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五是展现出踏实肯干、奋斗拼搏的显著优势。总体上看,我国年轻人展现出努力、上进的精神风貌。社会各领域的广大青年都充分展现出顽强拼搏精神,特别是在急难险重关头,广大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根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达60%的青年建设者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截至2021年,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扶贫),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着力把我国青年群体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深刻认识青年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意义,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关爱青年,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支持服务青年,通过赢得青年,赢在当下,进而赢得未来。

深刻把握青年的长期主义、理想主义特质,强化青年发展的使命驱动。根据时间洞察力理论和研究,青年人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是相对最长的,他们的思想关注点和行为选择考量更多地着眼于长远。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青年个体是否意识到,青年天然就带有长期主义、理想主义特质。为此,需要加强正确引导,防止青年被错误观念和认知干扰,误将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短期主义行为选择当作了长期主义。归根结底,要教育引导青年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放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深刻认识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参与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切实增强青年群体内在的价值感召力和使命驱动力,促使其找到国家发展同个人志趣的最佳结合点,成为与祖国共奋进的长期主义者,做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为此,需要在学生时代全面加强青少年同社会的互动,让他们充分感受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火热场景,激发出强大的梦想力量。

全力为青年干事创业提供广阔舞台、创造良好条件,强化青年发展的政策激励。干事创业是教育引导青年、团结凝聚青年、鼓舞激励青年的最佳途径。古往今来,每一代青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始终是青年群体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怕苦、不怕累,只愁奋斗没岗位、发展没机会,这也是当前部分年轻人最真实的心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青年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为此,要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的“人才红利”,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让青年干事创业活力充分涌流。比如,深刻把握颠覆式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大势,从金融、投资、产业扶持等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鼓励青年勇于投身创新、创造、创业最前沿,开辟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蓝海”。着力提升教育结构和模式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让广大青年在学有所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学有所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用人观,破除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导向,做到按需录用、量才适用,遏制学历门槛不断加码的“内卷”现象,让青年能够把精力和能量真正发挥到干事创业上。

着力构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强化青年发展的社会保障。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关规划的过程中,着力解决青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大城市青年的住房保障问题,完善结婚生育的职业保障和幼托服务体系,降低年轻人婚育成本。将吸引青年、留住青年、用好青年、服务青年作为考核衡量各地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标准,推动各地各单位着力构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组织。

(作者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2014年5月5日。

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全文)》,国新网,2022年4月21日。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