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以打造完整科普空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摘要】互联网打开了农村科普的新空间。农村科普线上空间的建设不能脱离线下空间,两者要协调发展,核心是激发农民对科学的感知,打造基于农民生活实践的完整科普空间,从而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当前工作要打破科普工具论,转变农村科普理念,推进农村科普转型发展、融合发展。

【关键词】农民视角 生活审美 融合发展 文明乡风 农村科普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09.006

【作者简介】朱洪启,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普理论、农村科普、科普发展战略。主要著作有《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论文)、《关于我国农村科普的思考》(论文)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科普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不应仅是技能和知识的普及。农村科普的任务不但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农民提供一种精神体验,培育一种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视角,使其养成一种态度和习惯,并形成科学意识。应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当前的农村科普重新审视、定位,与时俱进完善工作体系,打造基于农民生活实践的农村科普空间,丰富基于农民生活实践的线上和线下科普资源和科普场景。

农村科普工具论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当前农村科普实践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工具论倾向。农村科普工具论,是把农村科普作为一种工具,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且大多外在于农民生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农村科普工具论基于如下认知,即科学知识是有用的、客观存在的,只要推广了,公众就能接受,就能改变公众的行为和观念。这种认知,没有准确把握科学知识与社会融合的复杂性。在农村科普数字化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些人错以为科学信息同其他娱乐信息一样,只要插上了互联网翅膀,就能得到快速、广泛的传播,而公众都是嗷嗷待哺、怀着强烈求知欲的学子。实则不然。农村科普工具论割裂了科普与农村发展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部分地区的某些科普工作浮于表面。

在实践中,农村科普工具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多关注器物层面,主要侧重于对生产技术以及生活技术的推广与知识的普及。二是多追求科普的即时价值。仅为了达到某一短期目的,实现某一即时诉求,而往往不去深究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地区科普工作的独特性。一些工作者错以为只要开展了相关工作,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三是多自上而下的视角。这种视角往往把科普当作一种行政事务,以行政的思维策划工作,自上而下开展工作,对公众视角比较忽视。

科普工具化的后果之一是科普的文化功能被严重忽视。不可否认,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有帮助。可是实践证明,有些农民虽然技术能力提高了,但科学意识并没有随之养成。因此,不能以技术培训取代科学意识的培育,不能将技术培训等同于农村科普。农村科普应转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的文明水平。科普工具化的后果之二是重视了知识和技术,但忽略了农民在科普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若仅将科普视作工具,则虽然重视了技术发展、经济以及科普带来的外在效果,却忽视了人本身,忽视了人的感受以及人对科学的精神感知。事实上,农村科普的关键是回归人,服务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普工具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科普的理解较狭义,认为科普是技术推广,是知识普及,主要是搞点活动、推广点新技术。二是由于我国科普与文化体制的分割,导致科普工作中文化服务不足。当前科普工作与文化工作分离,科普工作被定位为科技工作的一部分。体制分割导致科普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对于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内容比较忽视。然而实践中,农村文化服务是文化系统的工作,较少涉及科技的内容。

科普工具论是将科普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这种视角相对孤立,在推进科普工作时相对独立甚至封闭,往往就科普谈科普,眼界和视野打不开,科普工作易陷入表面化、行政化。诚然,在科普工具论的指导下,农村科普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技术推广方面,但这只是农村科普工作的最初层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科普工作层次越来越丰富,因此不应孤立、静止地看待科普。尤其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科普的对象、媒介都在发生变化,科普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或者说,科普的边界在不断变化、拓展。我们应打破工具论,打开视野,赋予农村科普新境界、新触角、新的工作领域,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这也是科普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以乡村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科普转型发展

我们应改变传统的科普概念,赋予科普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多样、有力的抓手。在此,本文尝试提出科普的新概念。科普是科学技术信息在大众社会中的传播、感知、应用,及其对社会文化塑造的过程,强调的是传播、感知与应用。科学技术信息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技能以及附着其上的相关信息,如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科技伦理、科学技术的形象,等等。科普的目的是通过科技信息的传播、感知及应用,促进科学文化建设,提升公众现代性和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农村科普的目标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而不仅是狭义的提高科学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农民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极大的丰富。这为农村科普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科普是一种精神体验。日常生活实践中科学对人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层面,这只是表层的影响。科学对人的深入影响,应是精神层面的重塑,是对思想观念的改变、对事物认知角度的改变。科学可以提供全新的世界图景,提供新的审视世界的视角,培育新的态度和认知体系,这与农民的精神风貌关联密切,因为认识论能够强烈影响人的精神气质。

科普对公众精神生活重塑的重要渠道,就是培育健全的生活审美。科学家关于科学的精神体验是在实验中、在理论思考中实现的,是对自然美以及崇高的体验。然而,公众对科学的精神体验来自哪里?生活审美应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日常生活审美是对日常生活中美的感受。科普促进生活审美,是以科学审美促进人对美的体验,从而培育公众的科学态度及习惯。生活审美具有认知功能,包括实用知识、技术以及科学精神,但科学审美超越了以上两者,兼具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内容丰富生动,包括实用因素但不囿于实用,精神领悟有力且不空洞。通过科普培育公众的生活审美有力地克服了科普工具化以及宣教的刻板、低效,对于培育公众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培育公众日常生活审美,可丰富农村科普的维度,提升农村科普的效力。

我国拥有生活审美的传统,传统社会中生活审美主要围绕农耕文明展开;新中国成立后,科普深入农村,科学逐渐进入生活审美。随着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学越来越融入生活审美的核心,逐渐改变着传统生活审美的结构。科学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定义,改变了日常生活中美和崇高的体验,业已成为日常生活审美的基础。

生活审美是全方位的,涉及生活态度、生活技能、思想道德、社会秩序感,等等。简言之,生活审美就是对有希望、有目标的生活的追求和体验,包括对自然的感知、对社会的感知,既有相关知识及态度,也有相关认知和意志。基于科学的认知,会影响人的自然观、因果观以及理性的思维习惯等,会深度影响公众应对身边社会问题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科普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理性、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这和思想道德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是相通的。科学进入生活审美,可促进生活审美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健全;增加科学理性的因素,同时也丰富人文视角,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引导公众形成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科普助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农村科普的核心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人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知,对规律、因果关系的认知,对现象之间关系的认知有着不同的依据,有些是依据传统习俗或民间常识,有些是依据特定的哲学或宗教体系,有些则是依据科学。不同依据主导的认知使得人对具体事情所持的态度、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后果等,有着明显的不同,难以一概而论判断孰优孰劣。科普工作正是培育公众科学的因果观、自然观,培育公众科学理性的认知,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以科学认知指导行动,促进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昂扬的精神气质。

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应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视角看待农村科普,促进农村科普与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融合发展。在物质文明层面,主要是通过科普促进生产生活对科技的应用。在精神文明层面,主要是通过科普丰富、健全农民的精神体验,促进人文和科学的协调融合,在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科学元素、现代元素,提升农村地区的思想活力和创新活力。

农村科普需要全面关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培育,一体推进并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要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中找到有力抓手,实现倍增效应,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农民为中心,打造农村科学文化空间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不但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更需要从科学中吸收力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现代性和发展能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当前,针对农民精神生活的资源和服务仍有巨大完善、丰富的空间,需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我国面向农村的科学文化建设在平台、媒介、资源等方面均有较大短板,需要改变机制,丰富资源,扩展媒介,吸引多元主体加入科普工作,丰富、提升创作主体力量。一些农村科普服务和文化建设工作已经组织、设施、平台和内容齐备,亦有人运营,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囿于行政化思维,没有把握科普工作的特性,而是习惯性地用行政化思维推进科普工作。二是从农民出发的视角不足,有些工作只停留在顶层设计层面,忽视农民生活实践的特点,想当然地评估农民需求,对于科技下乡的行动者网络认知不足,对农民的认知习惯关注不够,因而工作模式程序化。有些地方满足于用一套标准化的资源、方法推进工作,满足于向农民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办讲座、建网站、建公众号等浅层、基础性工作,满足于单纯工作任务的完成,但对科普工作的实际成效关注不足,导致工作难以下沉、难以真正实现目标。

农民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人文环境、习俗、生活境遇等都有细致入微的体会和理解,具有符合当地实际的一套常识体系。任何针对农村地区的改造和推广计划,都不能脱离农民的常识体系,而只能以此为基础,加以改进和提升。农村科普工作应更加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重视挖掘民间智慧和资源,打造基于农民视角的科学文化空间。

农业对农民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习俗以及生活审美等一直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农业培育着一种生活观、一种生活的美感。随着科技对农业的影响加大,科技因素已经成为农业文化属性的一个面向,因此,深入挖掘农业的文化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生态、景观、审美等,充分发挥农业的文化功能,应是当前农村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科普可以为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是全方位的,不能仅限于宣传活动。文化空间要考虑线上线下两方面。对于线上空间而言,接地气应是首要的考量因素。要符合农民的认知及审美习惯。科普并不排斥互联网,但科普需要在互联网上以合适的形式呈现,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普及。在互联网上,科普应是科学和人文、艺术的紧密结合体,内容的准确当然重要,但表达形式亦不容忽视。对于线下空间,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而目前我们对农业的文化功能相对重视不足。

无论是线上空间还是线下空间,科普都要关注空间的综合性、开放性。科普不能囿于知识和技能,囿于科学和技术,囿于特定场所和对象。农村科普应基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打造农村文化建设的综合体,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角度,发挥科普的多重功能,这就要求不能仅处于某一层面、孤立地开展科普工作,而是要加强科普工作的综合性、全局性。

农村科普工作必须重视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与目的相混淆,即重视对作为科普内容的知识和技术等的推广与应用,但对人的精神需求有所忽视,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科普的本质目的是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知识和技术本身。二是人的分化,农村科普在覆盖面、媒介、内容等方面的不充分不平衡导致其对不同农民群体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而这可能拉大农户间的分化水平。新发展阶段我国农村科普的目标应是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农村文明水平,推进乡村人文振兴,推进农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具体而言要推进科学认识论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农民积极向上、崇尚劳动、理性和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推动信科学、除陋习、树新风,创造生机勃勃的新生活。

农村科学文化空间建设要义

农村科学文化空间建设的核心是要有吸引力,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喜好、意愿和主动性,对农民的思想有影响力。农村科普不应搞表面文章,不应搞形式主义,应追求实际效果,融入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村科学文化空间建设的要义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学文化宣传的媒介建设,二是要实现农村科普与农村发展的有机融合,使二者融合发展。

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宣传的媒介建设。在农村打造有吸引力的科学文化宣传媒介,既要符合当前网络传播的特性,也要符合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既要提供优质网络资源,也不能忽视村落文化环境的建设。

其一,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宣传的媒介建设,要利用好形象,用形象来产生影响力,用形象来传播科学之美。当前以电视、手机为主的传播媒介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多元化的形象,但总体而言,强有力的形象宣传在农村还是非常缺乏。形象有多种表达方式,宣传画是其中一种。我国科普实践中一直广泛使用科普宣传画,科普宣传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例如,画面仅起修饰作用,不能独立传播科学,整体来看仍以文字为核心,没有充分发挥图像的传播优势;又如,虽然配有画面,但画面普遍缺乏设计、吸引力,等等。

在面向农村的宣传画设计方面,年画值得借鉴。年画在我国农村一度非常流行,其中有相当多数量的科学主题年画,包括对农业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宣传、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对识字、学文化的动员等。传统年画利用多种表达策略,将科学有机融入农民生活场景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宣传画有很多传播优势,比如直观、有冲击力、富有感受力、表现力强、具有很强的带入感、使观者身临其境。以宣传画进行科普需要注意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宣传画对创作要求很高,核心是要接地气,要符合农民的审美,真正反映农民的生活世界,反之,对象化地观察农民生活,然后以应然视角推出产品则不可取。另一方面,对于科普类宣传画而言,科学应有机融入图像之中,不应生搬硬套,并且科学融入画面要有生活气息,体现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不应过于抽象。

其二,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宣传的媒介建设,要利用好宣传用语。对农民的宣传,要简洁明了,不能模糊,不能长篇大论,要尽量使用口语或方言。在农村地区使用最多的宣传形式是标语,标语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标语设计的核心是要使用恰当的修辞、恰当的词语。不同词语的使用,虽然可能表达的意思一样,但影响力会存在巨大差异,例如,日常用语就比科学术语更易融入当地文化语境,口语表达就比书面语言更富感染力,而专业术语会导致标语的表现力、吸引力下降。应多用日常用语,少用科学技术术语及文件语言;多用形象化语言,使农民易于从语言中体会画面感。其次,标语要表现农民身边事,自然不做作,不假不虚。使用日常语言并融合当地农民的生活常识,将农民的日常所思、所体验、所感悟的内容融入其中,从而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其三,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宣传的媒介建设,要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开展,同时发挥线上线下特有优势,使其相互促进。就线上空间而言,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手机上网,在越来越便利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更容易被低俗、虚假信息影响。因此,农村科普要注重以优质互联网产品吸引农民,防止其陷入被动、低端信息茧房。对于线下空间而言,农村科普宣传切忌形式主义,线下科普空间的建设要与农村发展紧密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融合。

其四,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宣传的媒介建设,要重视农村景观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观,会带给农民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发展动力。随着科学深入社会,新时代的田园风光应展现科学与人文、自然与社会、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农村科学文化宣传媒介建设的诸方面,都要关注农民的生活世界,且要立足于满足农民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要。如果仅将科学的功能简单总结为对物质层面或纯实务问题的解决,那么科学的影响力度会减弱很多,科学对于农民的影响就会平面化、弱化,科学之美就不能充分显示。农村科普要针对农民的需要开展,且不应囿于物质层面的需要(例如,农民需要什么类型的技术服务)。虽然满足农民的物质需要是农村科普的功能之一,也相对容易做到,而精神层面的需要往往很难清晰地描述,又很难以一种工作方案解决,但是要提升科普宣传的影响力,就需要尤其关注其对农民精神生活的影响。

通过科普促进农民精神需要的满足,要利用好科普宣传的“晕圈”。抽象来看,无论是在图像中,还是在标语中,科普均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由系列相关人文元素环绕,而后者形成受众感知科学技术的“晕圈”。在“晕圈”的作用下,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感知已不再是纯物质性的、纯实用的。科学技术融入某种意境之中,便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属性,成为一种符号性的存在,具有了美感。同时,科学技术的形象不是静止地、对象化地存在着,而是充满生活气息地存在着。这就要求科普媒介不能脱离农民生活,否则就很可能难以形成有效的“晕圈”,而科学技术的宣传也会呈现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难以对农民产生深入影响。

实现农村科普与农村发展的有机融合。农村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农村科普应融入农村发展实践,在各种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第一,不应把农村科普局限于专门的科普活动、科普讲座等,要打破科普实践的固化形式。固化了的科普工作容易脱离公众心态,脱离公众兴趣点;固化了场景和氛围,缺乏生机。

第二,农村科普要关注日常,回到日常、回归实践,不搞摆拍、不搞表演。科普要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体验,推动常识结构的改变。科普要改变农民的生活体验,一是要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二是要充实精神生活,不仅要关注生产的发达,生活的富裕,也要为农民生活赋予价值感、意义感,增强其生活审美。

第三,农村科普要有生命力、不呆板,不刻意,这需要充分发挥科普的多种价值,推动农村产业、社会治理、乡村文明全面发展。当前农村科普工作,过多注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而对于科学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有所忽视;过多关注专门、正式的科学技术普及,而对农村发展过程中科普的泛在性重视不够;重视推动公众从实用角度学习科学、利用科学,但忽视了人们对于科学的感性感知。事实上,培育公众对于科学的强大感知力,对于培育公众科学态度,培育科学文化非常重要,而这往往比纯粹的宣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更具持久、深厚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农村科学文化空间建设,要实现科普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促进农民对科学知识、技术的了解;第二个层次是帮助农民应用科学知识、技术,并由此逐渐改变其行为习惯;第三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逐渐改变农民对生产、生活的认知、态度,丰富其精神生活。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在农村建立起科学文化。

结语

科普的目的不是宣传各种形式的科学术语和知识,而是改变,是利用科学改进社会的物质水平,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知道了科学知识、掌握了某一技术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农村科普更需要注重提高公众对科学的感受力,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工具化的科普工作难以胜任。农村科普要以农民为中心,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开展工作。科普不是教学,而是融入农村发展中的系列实践,应带给农村实实在在的改变,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多重功能,融入农村发展大局。

参考文献

W. J. T. 米切尔编,《风景与权力》,2014,杨丽、万信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2016,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399667,5月31日。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2-10/25/c_1129079926.htm,10月25日。

席勒,2015,《席勒经典美学文论(注释本)》,范大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詹姆斯·C. 斯科特,2011,《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本)》,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启臻,2019,《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2022,http://www.gov.cn/zhengce/2022-09/04/content_5708260.htm,9月4日。

Promoting Rural Civilization Reconstruction by Building a Integrated Spac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Zhu Hongqi

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 explored a new space for rur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e online space construc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offline space. Both should be developed coordinately, of which the key is to inspire farmers' science recognition, to construct an all-round space based on their living, to enrich their mental life, to cultivate their science awareness, and to enhance their spiritual outlook, so as to promote the rur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 Curr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e instrumentalism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o transfer the philosophy of it, and promote its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farmers' perspectiv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rural civilization, rur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责任编辑:桂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