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个人”,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着实践的感性的人,是认识人、理解人和教育人的起点。这就要求学校立德树人要按照个人成长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少年儿童作为正在接受小学教育的对象,要根据这一学段人的思想认知、知识结构、接受特点等,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心素质的培养,为其中学学段的教育培养打牢基础。
培养少年儿童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补“钙”就要从娃娃抓起,一旦缺“钙”或者少“钙”,就会得“软骨病”,进而找不到人生的努力方向和价值意义。处于小学学段的少年儿童,形象思维有余,理性思维不足,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多。“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一是用好主渠道。学校要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学习,引导少年儿童知晓基本国情,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通过学习、了解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的生平故事,培养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与情感认同。二是抓好主阵地。通过“在国旗下讲话”“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具体实践中体验 “没有国哪有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的志向。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再强调道德品质对于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少年儿童的思维结构、认知方式,决定了重在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情感。一是加强和重视道德知识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等课程学习,让少年儿童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知道宪法有关常识,初步具有依据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讲礼貌、守纪律、知对错;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二是讲好革命传统教育和道德榜样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确立 “听党话,跟党走”的积极情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意识;通过道德榜样的故事,引导少年儿童知道向什么样的人学习,明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奠定基础。
培养少年儿童厚实的知识智力。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既是人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意在阐明知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之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少年儿童处于知识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一是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学校不仅要引导少年儿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更要引导其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逐渐在日用而不觉中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二是培养科技创新思维。学校通过科学实验课、学科训练营等课程或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思维、不断激发其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培养少年儿童健全的身心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里的身体既包括健康的体魄,也包含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人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黄金期。这个阶段,长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好了,才能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一是开好身心健康课程。学校通过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等加强少年儿童体育锻炼,为增强体魄创造条件;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让少年儿童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内涵,懂得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引导其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二是培育良好的意识品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路上总是伴随着的困难和挫折,学校要通过挫折教育等培养少年儿童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 (作者:倪松根,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婷婷,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本文系校思政课科学研究课题“‘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视域、内容与方法研究”(22szkjszx004)、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