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驱动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职业发展呈现出数字职业技术化、数字职业智能化、数字职业服务化的基本特征。在实践过程中,推动数字职业健康稳定发展要完善数字职业法律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协同的数字职业保障制度、建设数字职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关键词】数字职业 国民经济 新发展格局 数字中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众多数字职业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得以兴起,数字领域从业人员规模日益扩大,并逐渐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数字职业将朝着技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数字职业技术化。数字经济是以先进科技为核心驱动、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孕育出更多新的产业形态,这势必会对社会就业结构产生持续影响,并促使未来出现更多的新职业。这个过程的具体运行逻辑为:技术的持续进步将对从业者进行新一轮的筛选,例如目前传统设备正在被主流的数字设备所取代,而数字化生产必然会对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产生新的要求,即从业者不仅要掌握传统原有的技术技能,同时还应掌握较高的数字化技术运用及操作能力。显然,在新崛起的数字产业面前,低技能的从业者将逐渐被社会淘汰,而高数字技能的从业者则会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数字职业将朝着技术化趋势发展,会出现诸多新兴的技术型数字职业。
数字职业智能化。目前数字技术正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随着产业数字化号角的吹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传统服务业及制造业等产生极大影响,被技术赋能的机器设备也具备了较强的数据感知、问题分析和处理决策等能力,从而确保产业链中的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售后服务等环节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了不断适应由机器人、人工智能推动的新技术革命潮流,数字职业领域将产生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智能硬件装调员等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相关的新兴职业。
数字职业服务化。目前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的占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数字技术赋能下,202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要求就业结构做出调整,从而顺应社会产业发展的多元诉求。相比第一、二产业在智能化时代将朝着减员增效的方向演变,第三产业则是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涌现出了包括在线教育、在线代驾、智慧社区、在线云旅游、无人零售等在内的消费新场景,展现出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活性服务行业对新时代就业能力的现实需求,于是产业数字化下的服务业开始朝着增员增质的方向转变,出现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产生了包括网约配送员、网约代驾、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多种新兴的服务型数字职业。
数字经济为创新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政策驱动新业态新职业产生。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职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就业是社会发展和稳固民生的根本,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战略发展方针时也一直遵循着就业优先的原则,一直紧随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相继出台了多个领域的针对性就业政策,来不断拓展社会就业新空间,开辟创业就业新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就业形态呈现出高价值、高附加值、个性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催生新职业的主要途径。2021年8月,我国发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和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明确,要推进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的日益完善,加大对新职业的开发力度,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造就更多的新经济业态和就业形态。
数字经济驱动下的职业创造。数字职业发展离不开数字经济的驱动。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推进,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创新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正是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之下,许多传统产业实现了升级,随之更多的数字新职业相继出现,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协同开放、覆盖面广的格局,为产业上下游就业夯实了基础。2022年人社部公布的18个新职业中,与数字技能高度关联的新职业占比超过一半,这些数字新职业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以及消费的诸多环节,几乎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当前随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升级,数字化的浪潮也开始涌向乡村,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运用网络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推进实施“数字强农”“智慧务农”,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助力。
组织变革下的职业结构调整。新时期企业经营发展正向着平台型的组织模式转变,转变过程中展现出了多种显著性特点,如更加柔性、扁平和智能化。具体来看,数字技术的较快发展促使商业领域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透明化,企业组织与产业、行业、市场的界限被打破,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新常态。这种形势下,企业组织模式的核心内容便是建立相应的平台生态系统,平台与个体员工之间应更加注重相互协作,个体的工作也变得更具灵活性。在这种新型的组织模式主导下,企业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它们既是“组织”中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场”中的个体。如海尔集团最早尝试“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即员工和企业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员工可以成为自主创业的创客。组织边界的打破意味着个体与组织之间可以实现价值共创,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彻底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组织会赋予个体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权利,以最大化调动个体的创新积极性和工作潜能,从而创造更大的效能。
构建数字职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数字职业健康稳定发展
完善数字职业法律政策体系。第一,加快推动劳动立法创新。针对数字经济这一新兴经济领域出台专项法案,从根本上实现对数字经济劳动者最低工资、工作时长、就业公平、安全卫生、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对于标准工时社保缴费、解雇保护等方面需根据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数字平台经济特征等来构建更加弹性化的管理体系。第二,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应充分保证政策实施过程的精准性,明确各类用工企业和平台的责任比例。以职业伤害保障机制的构建过程为例,对存在一定风险且与企业和平台有密切联系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如代驾和网约车司机等企业或平台应承担较大责任。
构建多元协同的数字职业保障制度。第一,发挥工会组织的保障作用。工会是维护从业者合法利益,为从业者提供职业保障的重要组织。应充分把握数字经济领域劳动者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工作的特点,创新性地推行线上入会的方式,以此来确保工会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的人性化。第二,为劳动者搭建高效的集体协商机制。各类型的数字企业和数字化平台每年都应在内部选取优秀员工与区域内的领头企业、工会组织和行业协会针对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制定更为规范且切实可行的行业协议和工作标准,切实保证劳动者的自身权益。行业协会要发挥自身职能,针对本行业的竞争方式、服务质量、技术规范、工资标准等问题实施严格管理,从而确保行业良性运行,营造健康公平的竞争氛围,切实保障从业者收入。第三,构建完善的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机制。当出现矛盾纠纷和争议问题时,注重提升法院和仲裁等机构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公平化、权威化的劳动争议解决指导办法,用以化解各类劳动争议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仲裁机构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梳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与其他法律援助机构、专业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向该领域的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
建设数字职业可持续发展机制。首先,在全面掌握现实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准化匹配。一方面,要加强对数字产业就业形势研判,并对职业发展状况实施动态统计和监测分析,加大对劳动用工和失业问题的风险预警。另一方面,尝试打造全国统一化的调度平台,发挥“互联网+”的就业服务优势,加强省际劳务协作,始终保证数字经济产业中的劳动力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其次,对于已经处于待业状态或是有更多学习需求的劳动者,应根据其需求设置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课程。引导大型企业顺应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在数字技术主导的产业升级中通过干学结合、转岗再就业等途径,让传统职业失业工人经过培训转岗到信息采集、资源审核、线上客服等难度较低的岗位。再次,实现劳动力技能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共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既要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来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借助于家庭农场培训、新型农民培育等方式,在农村地区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数字职业从业者;还要在城市发展中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集中力量推进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以培育出更多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相关的新兴职业人才。最后,加快数字职业教育创新。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步伐,鼓励数字企业制定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案,并以此为导向实现与高校对接,确保产业发展、院校课程、专业设置等相关环节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借助数字平台打造直播点播课程、线上线下课时衔接、知识跨界学习等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并为数字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补贴。
(作者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刘和东、纪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效应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年第1期。
②闫慧慧、杨小勇:《平台经济下数字零工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经济学家》,2022年第5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