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2023年高考临近,广大学子以青春之名,勇往直前、奔赴未来,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生始终,青少年阶段是关键的“拔节孕穗期”,因此必须切实发挥“大思政课”的作用,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铸魂育人,瞄定“大思政课”核心目标。“大思政课”是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要求。要办好大思政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新时代新征程,大思政课建设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通,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用好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学习载体、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红色血脉、赓续初心使命、坚定历史自信,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自觉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
强基固本,培育“德智体美”时代新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着力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是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在校园里的“思政小课堂”发力,向校门外的“社会大课堂”拓展,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才能发挥课堂协同育人优势。建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有效机制,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用好“大师资”;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阵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堂,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把“思政小课堂”做强做精,守正创新推进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思践悟,答好“干事创业”人生之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思政教学全过程,才能更好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社会生活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做到直抵人心、培根铸魂,用理想照亮现实、将思想付诸行动,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问题导向、坚持实践第一,掌握知行合一的方法路径,以学思践悟活化思想理论,以思想理论提升社会体验,研习扎实有效的实践课程,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鼓励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聚焦实践、结合实践、深入实践,把小我融入大我,打造行走着、体验着、思考着、践行着的大思政课。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在“大思政”课堂上,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青年学生发现自我、思考人生、体察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信念、展现担当,做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作者:李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