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主题活动 > 正文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点评发言

很高兴应邀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并对“地方及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经验及案例分享”这个环节进行点评,感到十分荣幸。刚才,来自地方及企业的五位嘉宾,围绕如何聚力打造西部乡村振兴新样板,深化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的困惑与思考,金融如何助推乡村振兴、提升农业价值等,分享了他们各自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也深受启发。五位嘉宾的演讲,有举措、有亮点、有探索、有实践、有创新,也有思考,应该说,他们的发言,为我们下一步如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他们的实践经验很有价值,也值得总结与推广。这些年来,我们人民论坛调研组也经常深入到全国各地,调研基层乡村振兴有关实践案例。下面,我结合五位嘉宾的发言和调研了解的情况,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简要谈谈对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农村农业现代化之路的几点浅显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功实践来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是坚持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立自强目标的、是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为根基的、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前提的、是以千方百计保护农民利益为中心的、是城乡一体化与共同富裕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历史性巨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6.5亿吨以上,农业良种率达到96%以上,高标准农田占耕地的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强化,农业农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对标国际发达水平尚有不少短板与差距。因此,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农业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创新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五位嘉宾的演讲告诉我们,在实践中要强化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正确处理好五个重要关系:一是乡村产业振兴要处理好“强优”与“培新”的关系。做大做强已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引入和培育适合当地的新产业新业态。二是乡村生态振兴要把握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优先、因村制宜、量力而行,构建一个保护住绿水青山、留得住乡情、体验到乡土健康优美的现代村落生态系统。三是乡村人才振兴要把握好“愿意去”和“留得住”的关系。要从制度上下功夫进行重大改革,既要推动人才愿意去乡村,更要注重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强化乡村专业化人才培养和专门化培训力度。四是乡村文化振兴是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保护好、发挥好优秀的乡村文化瑰宝,积极发展优质健康新型乡村文化载体,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乡村组织振兴要把握好“强基础”和“添活力”的关系。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制度完善、充满活力、农民信任的乡村治理组织新体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还需要准确理解把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的深刻内涵,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多元化食物供给;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和就业水平,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还要在“稳、强、美、优、牢”五个字上下功夫:一是粮食要“稳”,扎实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护好“米袋子”、拎稳“菜篮子”;二是农业要“强”,全力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三是农村要“美”,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因地制宜发掘村庄地域特点、人文特色,多谋划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项目,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是民生要“优”,加速农村产业引进、资金引入、资源盘活,打造要素高效配置支撑体系,重点围绕“一老一小”,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五是基础要“牢”,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扩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选优配强农村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干部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我觉得,五位嘉宾的演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感悟,也深化了我们对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深刻理解。谢谢大家!

(作者:陶建群,系资深媒体评论员、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杂志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