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要把讲好思政课作为天职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大论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我讲思政课始于1975年9月。那时我从扬州师范学校英语班毕业,留校担任政治教研组教师。政治教研组承担全校政治课(那时还没有思政课的提法)教学任务,开设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三门课。我边学边教,讲了两年哲学课、一年政治经济学课。1977年底,我参加了高考,成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七七级”本科生。1982年2月毕业,被分配到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马列教研室,第二次走上思政课讲台,讲哲学课。这回底气明显增加,我被同事们称作马列室“唯一科班出身”的哲学教师,在此任教三年。1985年9月我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萧前教授的博士生,专注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其间,我在北京现代管理学院兼任政治课教师,讲哲学课。此后,不管岗位怎么变动,我始终都与思想政治教育讲台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些经历,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非常关注,及时学习和领会,应用在讲课中。特别是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对学校思政课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一门难讲的课,也是一门必须讲好且能够讲好的课。

(一)

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思政课的重要,在于它的任务重要、内容重要和地位重要。

首先,思政课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培养;在小中大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其次,思政课传授着极其重要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历史、形势与政策……思政课的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关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和历史知识的积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最后,思政课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办好思政课成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他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关于思政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大思政课”重要指示。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核心课程、灵魂课程。集中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被各高校置于重要位置,思政课教师优先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经费大幅增加。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正在稳步推进。

一句话,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二)

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同时也是一门难讲的课。造成“难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听者、讲者和课程难度三个方面。

从听者方面来看,造成思政课“难讲”的因素,经过初步梳理,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听者的“知识短板”造成思政课难讲。思政课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听课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实践知识等作为基础或铺垫,而这些恰恰是青年学生所欠缺的。此外,一些青年学生尚缺乏学习思政课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第二,“阅历局限”造成思政课难讲。思政课的内容“涉事”很深、很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一堂好的思政课,越是阅历广的听者,越是听得津津有味,越是能引起共鸣。而青年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的就是阅历。没有一定的阅历,听起来不知所云,难以产生共鸣。

第三,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造成思政课难讲。思政课传授的是富含正能量的道理或道德,是教育学生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一门课。然而,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纯粹的,总会存在与思政课所讲的恰恰相反的人和事。这种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会影响涉世不深的学生对道理、道德的正确性和有用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思政课的效果。

从讲者方面来看,造成思政课难讲的因素也很多,主要在于:一是思政课的理论专业性很强,如果教师对思政课所需要的专业基础不扎实,就很难讲好;二是思政课的知识面很广,涉及问题复杂,如果对社会生活和历史缺乏足够了解和研究,就很难讲好;三是思政课既需要科学严谨也需要生动活泼,如果讲得死板枯燥、上课方式单一,就很难讲好;四是思政课的课时多,教师讲课任务很重,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果备课不充分,就很难讲好。

从思政课本身来看,这是一门难度系数很高的课。它的理论性、思想性、历史性、现实性、时效性都很强,其中任何一个“性”都不是可以轻易把握的,再加上各方面对思政课的要求很高,因此讲好思政课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三)

我们说思政课难讲,绝不是说思政课讲不好。思政课的重要性决定了思政课必须讲好,教师要把讲好思政课作为天职和追求目标,学校要把办好思政课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指标和重点。思政课也一定能讲好,因为很多教师的思政课都讲得很成功,涌现出一大批思政课示范课,它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生时代听过思政课,走上领导岗位后讲过思政课。如何让思政课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他强调要选好教师,“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思政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素养,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这样的素养,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大素养是讲好思政课的前提,没有这些素养不可能讲好思政课。

除此之外,思政课要想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人口服心服,还要求思政课教师精心准备讲稿,钻研讲课艺术,实现“八个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不是哪一个“统一”能单独奏效的,“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既是讲好思政课的要领,也是衡量思政课质量的标准,更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我们要深刻感悟并认真遵从,使“八个统一”成为每堂思政课的显著标志。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努力使每一堂思政课产生应有的效果。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思政课效果不佳,我们虽然在听者身上找过原因,但听者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在思政课课堂上,教师是第一“责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千方百计讲好思政课!

(作者系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周文彰   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