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命题。”在北京中轴线向北的延长线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筑似鼎如尊,一场攸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座谈会近日在这里召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文化滋养。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的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一窥中华文明的恢弘壮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摘要】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传统城市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全世界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的杰出范例,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文化中心特色、大国首都形象。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迈上新台阶。随着申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北京中轴线,将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绽放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 文化遗产 城市变迁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制的核心,是规定都城空间组织方式、建筑形态和建筑秩序的基准线,其理念与形式源自《周礼·考工记·匠人》一段核心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对王城形制规模、城门及路网街道、“祖、社、朝、市”功能配置进行了明确界定,此为中国古代理想王城的规划,隐含有中轴线意味。据此复原理想王城平面布局,则均可析出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中轴线东西两侧空间配置对称呼应,道路布置、功能单元及空间秩序等皆由中轴线驾驭。以“中轴为基、左右对称”亦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完美空间形态。留存至今的唯一实例北京中轴线,集历代都城中轴线规制之大成,是中轴线壮美秩序、思想意蕴、历史传承之完美载体,是独一无二的中华宝贵遗产。
天地之“韵”:北京中轴线独一无二的壮美秩序——“前后起伏”的建筑形态、“左右对称”的空间布局和“一贯到底”的雄伟气魄
北京中轴线之名或提法最早来自于梁思成先生的描述:“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轴线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朝会大典所御也。……中轴线上主要宫殿之两侧,则为多数次要宫殿。”其后又指出:“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平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此段话表明梁思成已将中轴线视为北京城布局之最重要的关注点。而关于北京中轴线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艺术风格等阐述,仍是梁思成的一段描述:“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由此看出,北京中轴线独一无二的壮美秩序表现在:“前后起伏”的建筑形态、“左右对称”的空间布局和“一贯到底”的雄伟气魄。此中轴线是北京城规划之基准线,既是建筑空间格局的统领,又是建筑形制、建筑技艺。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多进庭院组合的组群建筑布局为特色。单体建筑服从于组群建筑的空间组合,此有别于西方集合式砖石结构建筑布局,其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则是相对独立的。中国组群建筑的多进庭院沿一根或多根轴线层层而“进”,形成空间的延展和层次的序列,平面格局基本相同的多进院落体现的是“数”的增加,有学者称之为“多向的四方连续结构”;从层次的序列看,根据组群建筑的空间结构需要,以不同的建筑形式、高低大小、开合,呈现出建筑的空间节奏和韵律,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方式。而中轴线则是将中国传统组群建筑的布局和艺术发挥至极致。梁思成对此有过描摹:“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端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公尺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已拆除)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向北,又‘奇峰突起’的立着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轴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此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中轴线流动之美感和空间艺术意味。
最可反映中轴线壮美意蕴的是其核心段落——紫禁城宫殿建筑群。紫禁城位于北京城内城皇城之中部偏南位置,依清代建筑名称从南端的大清门(明大明门)至北端的神武门(明玄武门),直抵景山(明万岁山)屏障,一条显性的中轴线统领紫禁城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进入最南端的大清门,是长约672米的石板御路,路两侧建宫墙,墙内侧建联檐通脊东西向廊庑,南北计一百一十间,北端分别折向东西两侧各计三十四间,此即俗称的“千步廊”。千步廊两侧分置中央衙署,分列齐整、次第分明。穿过千步廊向北跨过外金水桥即为天安门(明承天门),承天门以北设置端门,再向北即为紫禁城之正门午门。天安门至午门之间御道两侧按传统营国之制配置“左祖右社”。此段建筑平面布局体现的是空间向纵深延展的流动性,有导引空间的指向性。进入午门是开阔的太和门广场,与大清门至午门的纵深布局狭长庭院反差明显,以一种强烈的空间转换呈现建筑的次序感。太和门东、西两侧与中轴线平行对称分置文华殿和武英殿闭合式殿庭式院落,形成布局上的“左辅右弼”格局。进入太和门即为紫禁城最大的殿庭式院落——太和殿广场,采取闭合式设计凸显禁区之森严。“工”字形台基上坐落外朝三大殿。中轴线的技术性营造和礼仪性的象征意味均汇集于大朝正殿太和殿。宫城之大朝正殿是国家政令中心,其居前、居中、居高彰显王权的至尊地位。中轴线与皇城正门、宫城正门、大朝正殿三点连成一线,而大朝正殿的核心位置决定了中轴线的基点属性,至此,紫禁城建筑空间布局达到顶点。外朝之后为内廷,以中轴线上后三宫为基准,分五路对称配置格局基本一致之围合式庭院。东路为东六宫和乾东五所,西路为西六宫和乾西五所;外东路南为南三所(明慈庆宫),北为仁寿宫;外西路为慈宁宫。此即为紫禁城总体布局,其核心是以中轴线为主脊,象征最高权力的主体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均设于此轴线上,形成中路主体建筑群,其两侧对称配置不同功能元素庭院建筑,纵深延展、横向铺陈,将空间组合的疏密与空间秩序的严正完美结合。而每组庭院建筑亦皆有主有从,主体建筑置于院落的小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则以此为基准同样对称分布,形成紫禁城建筑布局的一根主轴和与其平行的多根辅轴构成的层次分明、法度严谨的布局体系。出神武门中轴线直达最高点——景山,主峰之万春亭处于全城至高点,从景观布置和视觉心理两方面将有形而有限的空间导向无限而永恒的时空境界,中轴线的壮美秩序即系于此。
北京中轴线所呈现的建筑艺术,关键词就是“节奏”与“韵律”。“节奏”体现在空间组合的变化中,“韵律”反映在建筑的高低起伏的流线中。千步廊纵深夹道、单一重复的建筑空间、天安门前横展的广庭,是一种平缓的节奏,对应敬畏的心理。外金水桥、天安门城楼,横向的展阔、纵向的抬升,节奏随之高扬,心里陡然肃穆。天安门至午门间,宽深御路、“左祖右社”、午门城楼,建筑的高差、空间的开合,视线远近拉伸、俯仰转换,节奏与韵律渐臻高昂;午门内,中轴线主体建筑次第显现,视线逐步放大和抬升,直至太和殿,节奏与韵律达到高潮。中轴线在紫禁城的尾声是御花园。御花园平面布局仍强调中轴线的统领作用。形制多样的建筑左右对置、主次相称;高低错落的建筑空间疏密有致、虚实相依,殿、亭、阁、堂、斋、轩、门,灵动不失含蓄,曲折不失严整,造境与观境,无处不在的节奏与韵律抒发中轴线的美学意涵。
象天立宫,紫禁城规划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宇宙观、天文观,天地中轴则是其规制之核心。中轴是“天轴”对应之“地轴”。《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郭璞《注》:“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晋书·天文志》:“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此为中国古代的天极观念。天极不移,寰天绕天极而转,旋转即有轴,即天轴,轴心为北极,既为天之至高点,又为天之中心。对应地轴之轴心即为北京皇城之宫城,地轴则为南北纵穿北京城之中轴线。《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形胜):“夫天之象以北为北极,则地之势亦当以北为极。易曰:艮者,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今之京师,居乎艮位,成始成终之地,……以受万物之所归。体乎北极之尊,响乎离明之光,使万物之广,亿兆之多,莫不面焉以相见……。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北京上应北辰以象天极,南面而听天下,天险地利甲于关中。”象天法天、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相通之北京城,如天极之至尊地位,而中轴线成为这座宇宙图式都城之主脊和人心仰望之地。空间的起承转合,建筑的抑扬顿挫,礼序的主从、衬托和拱卫,美学的节奏和韵律,一贯到底的大中轴形塑北京城的骨架,铸就“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品格,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脉络,亘远及近抒发天地壮美、日升月恒。
天地之“和”:北京中轴线既体现空间布局层面的“中正和谐”,又反映建筑理念层面的“和合共生”;既有技术性的设计营造,又有象征性的规划、造境,将实效性与思想性有机统一
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既是建筑规划与建筑技术的问题,又属建筑美学的范畴,其本质是国家政治理念和中华文化“中和”思想的物化表征。“择中立国”“择中立宫”“居中而治”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观的核心理念,源自上古先民的宇宙观与天文观,君权天授,授民之帝居于天宇之中央——北极,人君依天政,必居于地之中央的理念。因此,王庭之选址首要问题是解决地中的问题,而立表测影求测地中成为王朝政治合法性的体现。“中”的本意是槷表的不偏不倚中正状态。陶寺遗址考古出土的漆木长杆,学者一般认为即是古人测影之槷表。《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以景。”郑玄《注》:“于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以县正之,眡之以其景,将以正四方也。”故槷表测影在于求天下之中。《论语·尧曰》:“尧、舜、禹禅让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史记·历书》中进一步阐述:“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荗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此言明立表测影乃君王所为,求中、立中也是王权统治的基础。而允执其中之“中”则是与天文历数相关联。《续汉书·律历志》引刘洪云:“天道精微,度数难定,术法多端,历纪非一,未验无以知其是,未差无以知其失。失然后改之,是然后用之,此谓允执其中。”冯时先生曾阐释:“允执其中的‘中’实际相对于四海困穷的‘四海’而言,为天禄永终的中央和谐之地。”“正是执中而掌握天文从而终享王权。”因此,居中治事、居中而治、代代相袭,既是天文的传承,又是王权的传递。立表测影的执中也是汉字“中”字的来源,对中国文化诸多核心观念的形成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不偏不倚的中正思想自然引出“中和”的观念。《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为“中和”合用之最早记载。
依清代北京城布局为参照,自南而北巡礼中轴线。自永定门到正阳门。起始端以永定门为中心,东西对称分设左安门与右安门,取“左右相安”之意;东西分置天坛与先农坛,体现“天人合一”“礼治天下”的国家治理思想;以正阳门为中心,东西对称分设崇文门和宣武门,以文武格局揭示国家治理之阴阳之道,即以对立统一彰显中正和合。正阳门到地安门,以紫禁城空间格局、宫殿建筑阐述中轴线主轴的表征与涵义。午门左前方布置太庙,右前方布置社稷坛,以完备的天地宗庙社稷国家祀典制度,显示王朝新立国祚启运的气象。《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高堂隆传》:“凡帝五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将营宫室,则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而一门三道、五门三朝、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东西六宫等格局则是遵循《周礼》法则将天地中正和合的理念完美诠释。永乐大学士李时勉《北京赋》:“若夫其宫室之制,则损益乎黄帝合宫之宜式,式遵乎太祖贻谋之良居,高以临下,背阴而面阳。奉天凌霄以磊砢,谨身镇极而峥嵘,华盖穹崇以造天,俨特处乎中央。上仿象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两观对峙以岳立,五门高矗乎昊苍。”又述“东崇文华,重国家之大本;西翊武英,严斋避而存诚。”文武东西对峙,五门三朝南北纵列,中正和谐合于天道。
中轴线上主体建筑清代易名之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皆以“和”名实。此蕴意皆取自《易经·乾卦》之《彖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天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进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元之气乃太和之气,是始化创生万事万物之阴阳二气之合,雨润滋育万物生长,品类盛畅达亨通;天道变化运行自有规律,使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万物由此各具禀赋,成就各自品性,此为太和元气之义。“中和”意指保持内心的中和,归于太和元气,臻于至善;“保和”则是保合太和,保持此运行规律,使万物皆受其利而归于正,方使天地万物长存。而三大殿匾额:“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则皆典出《尚书》,为承天道顺民意治国理政所遵循的法则。中轴线指向内廷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意象均源自天地乾坤卦象,天阳地阴相合,天地之气相交,万物始相通,天下方太平。揭示出中轴线蕴含之天地和合理念。
中轴线抵鼓楼、钟楼到底,今之鼓楼位置一般认为是元大都之齐政楼所在。齐政楼取义《尚书·尧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析津志》又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大街东去即都府治所。南,海子桥、澄清闸。西,斜街过凤池坊。北,钟楼。此楼正居都城之中。”故齐政楼居元大都之中轴线上。王军先生进一步考证指出居都城之中的齐政楼“遂成为对应北极璇玑的‘天中’标志”。古人视“天中”为天帝之居,“地中”为王廷之所在,在“居中而治”的政治理念下,沟通“天中”与“地中”之元大都中轴线直达齐政楼,明清中轴线相沿未变,将中轴线之“中天下之大本”“和天下之达道”之天地之和思想及文化意蕴承继,以时空的一以贯之决定思想意义的一脉相承,中轴线因而成为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一把钥匙。
天地之“汇”:北京中轴线之建筑、空间、场所、立意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文化遗产,见证、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之延绵不绝,也是中华精神文化标识
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历程,多元一体、兼容并蓄、万流归宗、延绵不绝。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标识之北京中轴线同样伴随着这一历程,源深流广终汇集成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典范。
关于中轴线的发端,最新考古发现表明,距今5000年左右中华文明即有中轴对称、布局严整之宫城雏形。近年来新发现的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在其核心区分布有9座呈倒“U”形排列的大型夯土台,在“九台”中央偏北发现由长方形宫城、宫墙、环壕构成的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宫城”。“宫城”中央为主殿,由“前厅”和“殿堂”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以主殿为中心,东西两侧分布两列侧殿。从聚落布局看,“九台”对称分布且位于聚落中央,“宫城”位于“九台”北部中央,主殿又位于“宫城”中央。由“九台”至北台、主殿、主殿中门、宫墙南门构成大致呈南北向的中轴线,东西侧殿对称分布,从总体布局看,形成一个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层层递进的宫殿格局,开中国古代宫城中轴布局之先河。
学界一般将中轴之源追溯至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最新的考古发现较全面地揭示出二里头遗址中心区“井字形”九宫格布局。宫殿区居中,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宫殿区和祭祀区自南而北布设于“九宫格”中路。在多网格式布局中,宫城居中、显贵拱卫、分导规划、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结构,显示出二里头都邑严格规划、等级有序、层次分明的统治格局,已形成“择中立宫”,以中轴线模式布局的规制,开启王朝国家的历史。战国时代以郑韩故城、赵邯郸城、燕下都等为代表,基本形成宫城南北连通之中轴线。封建帝国时代,秦汉栎阳城的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三号古城三号建筑通过其东侧南北两处台阶,向南向北存在一条贯穿整个三号古城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三号古城的时代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该南北向轴线的发现,对于认识王朝至帝国时代宫城轴线布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魏晋洛阳城、东魏北齐邺城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形成阶段的关键性都城。
北京中轴线从规划理念、结构模式考察,可追溯至金中都。中国近古时期都城有两套系统:“北宋东京模式”和“辽上京规制”,前者为回字形三重环套式,后者为日字形并列式。而金中都外郭城、皇城与宫城三重环套式平面形制即是“东京模式”的承袭。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金中都自南向北的外郭城正门(丰宜门遗址)、皇城正门(宣阳门遗址)、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大安门遗址、大安殿遗址及宣明门、仁政门、仁政殿、紫宸门、紫宸殿、玄武门、拱辰门等;形成南自丰宜门、北至拱辰门的中轴线,南北贯穿外郭城、皇城、宫城。
元大都沿袭“北宋东京模式”,在金中都基础上稽古创制,成为宋元以来中国都城形制布局演进过程中的里程碑,其大内中轴线也成为北京中轴线最终形成之直接源头。《析津志辑佚》:“至元四年(1338年)二月己丑,始于燕京东北隅,辨方位,设邦建都,以为天下本。四月甲子,筑内皇城。位置公定方隅,始于新都凤池坊北立中书省。” “中书省,至元四年(1338年),世祖皇帝筑新城,命太保刘秉忠辨方位,得省基,在今凤池坊之北。以城制地,分纪于紫微垣之次。” 由此看出,大都城规划是以宫城和北中书省的“辨方正位”来控制全城总体布局。元大内位于大都南半城中部偏西。《故宫遗录》:“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拦马墙。”故萧墙之内皆属大内范围。大内以太液池为界,有三组宫殿群,东为宫城,即东内;西为隆福宫和兴圣宫。南起外郭城丽正门,经皇城正南门灵星门,经大内正南门崇天门,抵大朝正殿大明殿和寝殿延春阁,直通大内正北门厚载门,穿过御苑,经过海子桥,终抵齐政楼。该中轴线处于大都南半城之东西中分线,成为其后明清北京中轴线之蓝本。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攻克元大都,同年在“故元都”北缩南扩新筑城垣。关于元明清中轴线的问题,60余年前,赵正之先生遗著《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的研究》已从文献、测绘、实地调查、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后徐苹芳先生主持对元大都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实了赵正之先生的论断,也就是元大都中轴线即为明北京城中轴线,二者相沿未变。近年来紫禁城断虹桥等处考古发现,也佐证此观点。此中轴线南起正阳门、向北穿过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入宫城正门午门,正对前朝正殿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后廷乾清宫、坤宁宫、钦安殿,穿顺贞门、玄武门出宫城,至北上门、万岁门抵万岁山,再过北中门、北安门终于鼓楼、钟楼。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筑北京外城,中轴线相应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形成纵穿外城、内城、皇城、宫城一贯到底之大中轴线,也即今天北京中轴线的基本格局。清代继承这一大中轴,只更易城门、宫门、宫殿名称。至此,汇集历代都城中轴线规制之大成,将道路、城门、宫殿、祖、社、衙署、郊坛等不同性质的空间串联成一条南北纵贯全城的大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宣告其终结模式。
今天,天地壮美、中正和谐、贯通古今之中轴线,以其历史的积淀和精神的力量铸就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北京中轴线之建筑、空间、场所、立意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文化遗产,见证、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之延绵不绝,也是中华精神文化之标识。系统挖掘、阐释、展示和传播以中轴线为载体的中华文明核心价值、文化基因和精神实质,以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和大国首都风范,增强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推动以北京中轴线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为北京故宫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部主任、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①[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②《梁思成全集》(第四卷·第七章·第四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③《梁思成全集》(第五卷·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④ 张家骥:《简明中国建筑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⑤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⑥[清]郝懿行撰:《十三经清人注疏:尔雅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⑦[唐]房玄龄:《晋书·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⑧[清]于敏中主编,瞿宣颖、左笑鸿、于杰点校:《日下旧闻考》(卷五·形胜),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8年。
⑨[汉]司马迁著、杨燕起译注:《史记·书·历书第四》(卷二十六),长沙:岳麓书社,2021年。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