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内涵包含思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实践上“以人民利益为准绳”的价值标准,外延展开为“民主”“民创”和“民享”“民富”。它形成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其中包含的无产阶级解放同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实现了道义性和真理性的统一。它形成的历史逻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创立和弘扬,以及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发展及其实践。它形成的现实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其世界意义在于:超越了资产阶级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为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观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1.001

【作者简介】陈锡喜,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告诉了我们什么》《大变局下的国家治理:中国国家制度展开及战略思维》《政治认同的理论思辨》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这一概念提炼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则将之进一步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并且概括了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从而将中国式现代化从“道路”初步构建为理论体系,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蕴含了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阐释蕴含在其中的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1]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177处使用了“人民”,其中既包括对我们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群众基础的阐述,也包括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论述,还包括对准备应对前进道路上惊涛骇浪考验的重大原则的把握,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价值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中。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所揭示的五大特征的科学判断,都蕴含着“为了人民”的价值判断:“人口规模巨大”不仅是量的概念,而且是质的概念,即它要推动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而且要克服已进入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经历过的在人口规模以及城乡、区域等差别之下的艰巨和复杂的困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直接体现,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本超越资本主义以“资本”为本的道义性之所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解决资本主义现代化所没有解决的精神匮乏的重大课题,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推进人的解放进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解决资本主义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过的遭遇自然界“报复”的问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现民族和世界的永续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要跳出资本主义在现代化过程中“逢强必霸”的“陷阱”,在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的现代化,又以自身的现代化来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全面体现了对人民的关切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具体地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着价值立场和价值标准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思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即“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二是实践中“以人民利益为准绳”的价值标准,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这两方面内涵,具体展开为“民主”“民创”和“民享”“民富”的丰富外延。所谓“民主”,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保障。所谓“民创”,就是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基础,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所谓“民享”,就是所有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仅惠及当代,而且惠及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不仅惠及中华民族,而且惠及整个人类文明。所谓“民富”,就是既做到人民物质富足,又促进人民精神富有,而且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实现共同富裕。“民享”和“民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目标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概括为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4]马克思没有如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只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来空谈人类解放,而是强调“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5],也就是说,必须经过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实现人类解放;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推进人类解放的进程,需要实现两个结合:其一,无产阶级解放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因而,“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其二,理论同实践的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因而,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同欧洲思想史上所有“形而上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并非在于其通过构建解释整个宇宙的知识体系而从中推演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并迫使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而是在于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即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矛盾并从中揭示出消灭现存状况的条件,以此指导工人阶级解放运动。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因而能够给人民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两个结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或曰道义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从而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9]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形成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确立的初心使命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及党在领导百年社会革命中所滋养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百年的苦难辉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建党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这才认识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10]

与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牺牲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日益壮大,到新中国诞生前夕,党员人数达到450万,是建党时的9万倍。党经历百年苦难辉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政党和大国的执政党,靠的就是紧紧依靠并融入人民群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组成党和红军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和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探索中干出来的。在百年奋斗历史中,“人民”二字深深融入党的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永不磨灭的精神基因。

党能在百年苦难辉煌中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关键在于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党从诞生那天起,不仅同包括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等错误路线作斗争,还同党内的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更是敢于正视并且勇于纠正自身所犯的错误,并且义无反顾地同腐败和一切削弱党的领导的现象作斗争。正是在自我革命中,党形成和发展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弘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11]

正是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提炼,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理论中“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包括“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在不同时期围绕党的主要任务而升华的鲜明的价值立场和价值标准,成为滋养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宝贵思想。

总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形成并弘扬了包括“不负人民”在内的伟大建党精神,从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实践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成就时所指出的:“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12]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事实判断之所以能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提供详实依据,是因为形成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事实判断中,就蕴含了价值判断的调整。因为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关系作出重大的科学判断,都不会是纯客观的中立判断,而是主客观的统一,即其中渗透着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判断者自身的价值立场。于是,要揭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除了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以外,还需要增加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作为参照系,以对各种社会矛盾的转化及其关系作新的审视。

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因此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分析中,抓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人民大众的这一主要矛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基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判断为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时就宣告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价值理念。这是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升华,即将其从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升华到社会主义的充分条件。它不仅在物质生产生活上要赶上资本主义,而且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上也要超越资本主义,从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3]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集中体现了蕴含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中的价值判断。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4]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1.65万元增加到3.51万元,翻了一番多。如果将这两个看上去抽象的数字置于2020年疫情防控总体战和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中来考察,自然会透视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2020年1月25日,正逢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由此,一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打响。而2020年又恰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原定年初就计划召开的尚未摘帽贫困县负责人座谈会,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不得不延期。但春节一过,习近平总书记决定按原计划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且把会议规模扩大到所有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向中央签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的中西部县级领导。

疫情防控总体战和脱贫攻坚战同时打响,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它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既取决于党的全面、集中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也展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性。而制度优势和治理科学性相结合所形成的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良好互动关系,归根到底蕴含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

总之,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把握,其蕴含的价值判断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从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依据,也正因为这一价值观的彰显,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巨大胜利,并且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以最大的底气宣告:“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5]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贡献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而特殊性中包含了普遍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是在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以及尊重不同国家人民的现实价值追求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的结果,因而它具有普遍性。

和平与发展,既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事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是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公平正义,既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也事关每个人的尊严,是调节所有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保障;民主自由,既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事关每个人的福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正因为如此,“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16]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进步乃至解放的要求,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为凝练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理论、思想和实践的基础。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和民主思想,超越了资产阶级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长期以来,西方某些政客和理论家把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形成并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鸣锣开道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鼓吹成人类与生俱来、绝对普遍适用且永恒存在的价值;而在现实中,则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行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并且以所谓“民主与威权之争”等话术加以包装,暴露出其典型的虚伪性和狭隘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基础的本质是“以资本为本位”,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尽管劳动人民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权利也在扩大,但这并非资产阶级施恩的结果,而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工人阶级斗争的产物;况且,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资本主义归根到底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因为资产阶级执政党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以“赢得执政权”和“保护资本”互为目标和手段的。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聚焦价值观建设,并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之“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则是其形成之“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7]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凝练到全人类共同价值之中,从而体现出其世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相容相通的:“富强”“和谐”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话语表达为“和平”“发展”,“平等”“公正”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概念转换为“公平”“正义”,而“民主”“自由”则直接体现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从思想上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融通关系,可以更清晰地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贡献。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超越了资本主义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观”,为构建并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了贡献。

注释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第1版。

[2][3][12][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22年第21期。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页。

[5][6][7][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286~287、11、502页。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10][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14、475页。

[1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60页。

[13]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1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9页。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9页。

The Unique Value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Chen Xixi

Abstract: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s the value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has its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respectively: ideologically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value proposition "people supremacy" and the value standard "people's interests as the criterion" practically, while the latter refers to "democracy" and "creation, prosperity and share by the people". Its theoretical basis is the "the people subject"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combines the proletariat liberation with the people's interests, and theory with practice, thus realizing the unity of morality with truth. Its historical logic is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great founding spirit of the CPC,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ary spirit, while its realistic basis is the value judgment emerging during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transformation.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transcends the so-called "universal values" of the bourgeoisie and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the common values of all mankind. Meanwhile, it has enhance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provided an ideological basis for intensify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right of speech.

Key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values, the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

[责任编辑: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