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科学把握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党中央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与西方的创新理论不完全一致,更多是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继承,并结合中国发展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下的创新发展理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新驱动发展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符合新的时代要求并指导新的时代发展,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发展理论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党中央系统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特定阶段的发展战略与实践,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的时代背景

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增加,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亟需转变发展方式,发挥科技创新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唯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新的发展驱动机制,将创新打造成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才可能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抓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统阐述,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通过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公共民生科技等举措来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潜能,走出要素驱动难以为继和投资驱动日趋艰难的发展困境,为中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经济发展培育内在新动力、开辟新的路径,创造新中国发展奇迹。当然,发展方式转变绝非一日之功,继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际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大变革和大转型时代。欧美国家重新审视工业的作用,提出“再工业化”计划,要将原先转移出去的制造业重新拿回来,并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欧盟委员会由此提出“新工业革命”理念,同时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发展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推动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加快重构重塑。当上一轮产业革命的增长潜力耗尽时,必然呼唤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进入特定周期和阶段的必然结果。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和技术积累,一些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成本已经达到了较大规模应用和推广的水平,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共同构成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技术基础。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期将为后发国家的赶超提供难得的机会窗口,历史上成功的赶超都发生在这个时期。例如,英国抓住工业革命机遇率先崛起,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实现对英国的超越,日本在电子信息技术革命中对美国发起挑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核心,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变革,以“创造性破坏”方式替代过时的事物,改变旧有的思维定式,探索新的可能性,因而能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的本质特征是革故鼎新,即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旧有事物进行再造和改造,同时开创全新的事物,推进事物的发展。通过创新,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决定发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企业争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创新能力更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创新位居新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科学总结,也是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创新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只有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加快生产率的提升,才能促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三,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强调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作出的重要论断,表明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把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参考系和理论渊源

对于正处在后发追赶和发展动力转变期的中国而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与西方的创新理论不完全一致,更多是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继承,并结合中国发展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下的创新发展理论。

西方创新理论的创新发展思想

熊彼特因为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而被称作“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发现,经济发展是被创新推动的质变过程,如果特定产业或部门的一个企业成功地引入了一项重要创新,它将享受到高额利润回报,其他企业将蜂拥进入这个产业或部门,以期分享收益。一组新的技术和产业的问世会刺激投资,带来经济活动的扩张,从而引导出一个长期的高涨阶段。然而,每一次这样的长期高涨阶段都会因为关键部门的技术进步减缓、投资机会缺乏而最终消失。熊彼特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提高了人们对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联系的认识,建立了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并成为后续经济学家的研究基点。

然而在熊彼特的时代,新古典学派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长期发展现象的理论逐渐被边缘化。熊彼特的理论提出之后,因为与主流经济学格格不入,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直到他去世30年后,一些学者才发现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价值,继承了熊彼特的思想,因此被称为“新熊彼特学派”。该学派以演化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将创新放在理论的核心地位,这是其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上的基本区别。他们认为,经济演化的关键在于“新奇的创生”,这是引发经济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标准经济学教科书的主要盲点。但是总体而言,尽管西方的创新发展理论有了较大进展,但是该理论仍然难以有效指导中国的创新发展。因为这些理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后发国家的创新追赶、国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等,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发展思想

马克思生活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大潮中,他非常关心技术革命,特别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在西方世界兴起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技术进步不仅表现为单个部门内部的生产工艺进展,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劳动时间和提高利润率,更重要的是新的主导生产部门的出现。根本性的新主导生产部门的出现将带动利润率水平的提高,进而刺激整个经济的增长。马克思认为技术创新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并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期推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与以前其他一切社会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一旦新技术适应了环境,就会对旧技术产生革命性替代,甚至摧毁世界范围内以旧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因此,有关技术变迁的理论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熊彼特被认为是创新理论的创始人,但他本人也曾承认其理论源自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恩格斯也对政治经济学、工业革命和工人阶级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等文献,阐述了他的科技创新思想。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正值科学技术大发展时期,他敏锐地观察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并从科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无产阶级解放等三方面的关系视角揭示了这次革命的经济意义。恩格斯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科技创新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指出,工业革命的兴起是由各种机器设备的发明引起的,这些发明使社会的运动活跃起来。特别是棉纺织业的兴起,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机械辅助手段的使用成为先例,一切工业部门也渐渐仿效起来。在恩格斯看来,这些创新和革命性的科技发展使得社会运动更加活跃,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还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积极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科技发展战略,初步建立起中国科技发展的框架。在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党中央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火车头”作用,把科技进步作为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956年的“十二年规划”是对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伟大尝试。毛泽东同志把学习科学技术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摆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工业现代化建设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如果不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就无法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国防,也无法实现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他还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升华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形成过程中的一大创举。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当今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形势与需求,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一思想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取得突破”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进而从方法论上明确了科技发展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贡献

创新驱动发展主要解决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战略布局中的发展动力问题,是对传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驱动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指引和工作方法,是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第一,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矛盾,提出了科技的发展是为了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时间用于艺术、科学等方面,使得劳动者“真正自由的劳动”成为可能,“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这一论断指明了科技应以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既与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又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因而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和理论武器。

第二,推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阐述了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彼此间的关系,是对西方创新发展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但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中国的实践证明,加强自主创新和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是并行不悖的,可以在深化国际合作中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推动人类科技进步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形成了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理论。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经济转型和发展成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创新驱动发展对中国和其他后发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日益枯竭和恶化的自然环境,未来的发展要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突破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仅强调劳动、资本和资源的局限,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作用,将科技和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用低消耗、低污染、低能耗的方式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新驱动发展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符合新的时代要求并指导新的时代发展,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首先,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新发展阶段需要彻底解决过去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中国科技体制机制不断改革,确立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路线,创造出经济社会发展依靠科技、支持科技的科学文化氛围。近年来,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性作用不断凸显,体现了中国创新主体建设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变。除了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多个部委发布了关于破除“四唯”“五唯”问题的通知,旨在解放科技人员并引导其从传统科技发展范式向使命导向型创新范式转型。此外,我国基础研究经费逐年增加,表明科技自立自强正在从理念向实践转化,一种新的科技生态正在形成,新的科技发展范式的样貌已经清晰可见。

其次,制度创新是推进科技创新的保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对国家科技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制度以其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成为科技创新最有力的保障。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进行制度建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个人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打破唯资历、职位和职称的束缚,“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给予科研带头人更多自主权。此外,还要发挥国家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作用,以制度化方式鼓励科研工作者研究国家重要问题和紧迫问题,引入竞争机制和模范机制,建立以科研质量、绩效和社会贡献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研究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将企业、社会、市场、政府等多方面力量有机结合,推动资源合理配置、科技研发市场回报及创新产业链的有效融合。

第三,人才是加快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激发各类创新人才的活力,创新事业的不断推进需要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壁垒和制度藩篱,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潜力,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要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将真正的创新人才发掘出来,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2016年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政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加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引才和用才相统一。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各类人才投入到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8ZDA101)和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前沿探索项目(项目编号:E2X1341Z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祚翔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9日,第2版。

[2]眭纪刚:《结构调整、范式转换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6期,第723—732页。

[3]眭纪刚、刘影:《技术范式转换与跨越式发展》,《国家治理》,2018年第37期,第21—26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2020年10月29日。

[5][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6]眭纪刚:《创新发展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美]保罗·斯威齐著、陈观烈等译:《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责编:冯一帆/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