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召开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要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但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迫切要求继续扩大需求,并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形势的特征是经济回升动力不足,消费和投资信心尚需进一步提振。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1月份至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815亿元,同比增长4.0%,比1月份至4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1915亿元,同比下降0.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460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出口下降0.8%、进口增长2.3%。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的背景下,下阶段还要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把发挥政策效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稳定市场信心结合起来,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
根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持续扩大需求,需要着力实施总量性宏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要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平抑财政收支波动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平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综合实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强化对外贸企业支持,用好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还应优化结构性政策,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总量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密不可分,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发挥更大效能。当前可以在如下方面重点发力。
其一,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需求结构升级。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对标高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的特征,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既能扩大政府投资,又能拉动居民消费,是当下及未来的重要政策发力点。要统筹规划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注重创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数据基础设施。
其二,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结构优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平等对待国企民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其三,用好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财政运行安全,统筹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统筹中央和地方政府财力,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保障财政困难地区刚性支出,防范财政困难地区财政风险。
其四,实施更大力度的科技和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结合未来发展规划,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引导创新主体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下更大功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采取更大力度支持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研发制造,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