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以身许国,英雄浩气长存……”日前,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汇泉路社区的党员们汇聚一堂,参加红色沉浸式党课,穿越时空隧道,重温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前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近些年来,成都市聚焦真学深学常学要求,充分运用党员教育要素体系化建设成果,推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党味、趣味、土味、鲜味“四味”套餐,推进渗透式、融入式、疏导式党员经常性教育,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内容为王——
学习思想“党味”纯
“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脉络一目了然,从相关政策文件、调查研究案例、在线书库到各地学习贯彻动态,就像一张课程表,充分保证党员在自主学习时有方向、有重点、成体系。”近日,“蓉城先锋”融媒体平台“主题教育”专栏上线,每日上线学习党员新增8万余人次。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成都市围绕新思想学习主题主线,健全完善工作体系,集成打造学习资源,全覆盖推进学习培训。“我们通过健全制度,排好课程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全覆盖推进系统学习。”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都市突出常态学习“必修课”,推行基层党组织学习新思想“第一议题”制度,实施基层党员集中培训“清零计划”,推动党员通过参加集中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常态化学习,做到强学强记、常学常新。聚焦主题打造“精品课”,坚持内容为王,线上专题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等精品课程,推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有声有色——
载体创新“趣味”多
近期,邛崃市“研学儒家经典 献计孔家山村”专题课采用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在孔家山村大同书院举办,学员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课上大家交流的经验做法,回去后马上就可以运用在实践操作中。”
针对党员教育活动载体不多、形式不新颖等问题,成都市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提升学习教育鲜活感、体验感。
开设专业化课堂,按照“一季度一重点”“一月一主题”形式,精心设置课程内容,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本土讲师、先进典型等开设主题讲座,依托“卫星+5G”直播,扩大学习覆盖面。通过实战式课堂,精心打造党性教育基地12个,多点串联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7条精品教学路线,运用“案例+现场”模式,将课堂搬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一线。探索沉浸式课堂,聚焦“有声有色”强教育,以“场景营造+沉浸体验+红色教育”为思路,探索红色情景演绎、体验式党课等党员教育新模式,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受启发、受教育。
可感可及——
贴近基层“土味”足
“不造谣,不传谣……”6月30日,郫都区本土讲师史琳针对当前网络社会中的造谣传谣行为,带来了一堂幽默风趣的党课,让现场聆听的党员深受教育:“今天的党课生动形象,案例都来自日常,一点都不晦涩难懂,这种学习形式太好了!”
成都市坚持把阵地建在党员身边,选聘本土讲师,编写本土教材,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让党员经常性教育既接地气又有人气。在村(社区)、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等领域分类建立党员身边的基层“微党校”4500余所,提档升级建设市级微党校“中心校”26所,打造党员教育点位600余个,上下贯通构建“市级‘中心校’+镇(街道)‘中心校’+微党校”三级阵地体系。从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专家学者、离退休党员中动态选聘市级本土讲师100名,带动全市选育师资1000名组成基层一线宣讲团,通过集中宣讲、坝坝会等形式,走进田间地头、小区院落、工厂车间、商圈楼宇,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专业赋能促进教材研发,围绕党性教育、业务技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编写实用教材,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
精准高效——
智慧赋能“鲜味”浓
为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成都市坚持与时俱进,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推动党员经常性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搭建“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平台,汇集全市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开展可视化分析,实时掌握各级党组织学习情况,实行“月提醒、季督促、年通报”和学时任务一键考核预警。
通过大数据获取党员学习情况,平台有针对性地推送课程课件,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对接。建成“党教要素云图”微信小程序,以“地图+列表”方式一屏通览优质教学资源。打造线上“党员微课堂”场景,目前已推送各类专题150余期,每年线上点击学习6500万余人次。面向全市党员常态化开展直播课堂32期,搭建“蜀都约课”“数字化教学点位”等场景,推动师资、阵地一站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