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从区域均衡发展迈向共同富裕(2)

实现均衡发展的措施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意味着在一经济体内的普遍增长与繁荣,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区域经济的普遍增长,更是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在实现权利平等、信息对称、机会普及的制度环境基础上,能使得每一个公民参与到社会生产和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中,进而达到个体物质生活质量改进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而言,不同区域的国民物质生活条件往往和这一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国民收入相对较高,生活普遍富裕;而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国民收入相对较低,富裕程度也较低。因此,共同富裕不仅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也表现为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是区域的普遍繁荣,而不是个别地区或少数地区的局部繁荣,也不是只有城市的繁荣,由此可见,推动不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第一,缩小收入差距。202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其根本要义在于“以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整体来看,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最终是为了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中,要牢牢把握住改善收入差距这一核心政策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各项长短期政策。

第二,加速提升城乡地区要素流通。通过加快生产要素流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从土地、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入手,以政策为推动力,助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乡村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在保证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维护土地正常的经营权流转,规范耕地“非农化”问题,适度放宽对宅基地的使用管制。推动集体经营性用地的市场化发展,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标准,最大程度提升乡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公积金改革,吸引人才到东部地区来,同时在保护乡村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的转移。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完善农村地区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尤其是乡村普惠金融和信用环境建设,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等。

第三,充分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在解决共同富裕、实现包容性增长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当前财政政策仍有巨大的实施空间,可以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尤其是用好财政转移支付这项制度性工具。转移支付会通过充实地方财政资金库的形式间接带动政府的投资水平,通过加大地区经济总供给水平带动经开区发展,转移支付也可以通过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实现高质量增长。其中,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直接有效地减少贫困,横向转移支付通过对口支援的形式达成对发展不充分地区的财政帮扶。

当前,我国的纵向转移支付已经逐渐趋于完善,而与之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具有更精准的政策投放,相对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然而当前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规模显著小于纵向转移支付,且政策过程缺乏有效激励,依赖上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应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制定合作,在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地方政府的介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此外,还应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省以下地方财政支出。在预算制度的统筹规划下,通过省以下转移支付改善县域经济体普遍的财权事权不统一,弥补财政缺口,进一步落实基层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相对统一,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三亚学院兼职教授)

【参考文献】

①贺雪峰:《东西中国:中国区域差异的经济视角》,《开放时代》,2023年第2期。

②黄毅峰、叶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多重逻辑:理论、现实与实践》,《观察与思考》,2023年第1期。

③郝宪印、张念明:《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化脉络与推进路径》,《管理世界》,2023年第39期。

④陈晨、熊友华:《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变迁、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中州学刊》,2022年第12期。

⑤张守营:《缩小城乡差距 农业人口市民化 财政政策更积极》,《中国经济导报》。2022年第6期。

⑥刘学良、续继、宋炳妮:《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的视角》,《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

⑦樊杰、赵浩、郭锐:《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经济地理》,2022年第42期。

⑧杨晓军、陈浩:《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年第37期。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