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结构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性任务。完成这一奠基性任务的过程,就是推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如果说,高质量发展在具体经济形态上是要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供给体系,那么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则是要提供一个优质且公平、高效又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供给体系。
第一,着力于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关系的优化。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从教育经费投入来看,我国历来投入更倾斜于高等教育,对于基础教育支持力度相对不够大,其中学前教育最低,高中教育略高于初中。但近年来,我国在经费支出总量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在学段之间经费支出的增速上有所调整。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数据显示,2020年,各级教育经费都有所增长,其中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4295亿元,比上年增长6.55%;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8428亿元,比上年增长9.14%;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999亿元,比上年增长3.99%。近5年我国生均经费支出具体情况如表1、图1、图2。
从表1和图1、图2可以看出现阶段义务教育已经获得了较大提高,经费明显提升;高等教育依旧受到重视,但增幅明显下降;高中教育虽然整体经费不高,但增幅较高;学前教育投入相对最低,且仅在2019年出现增速回升。基于此,我国在政策上对学前教育给予了关注与支持,现阶段我国将完全普及学前教育列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近期战略发展目标,迅速建立起基本免费或低收费的国民学前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同时应迅速扩大政府投入,尤其是立刻着手为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建立起一个基本免费或低收费的、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力军的国民学前教育体系。我国已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同时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的基础上促进其质量的提升等;建立起教育的纵向连接,充分体现各阶段教育的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失性。
第二,着力于普教、职教和特教等各类教育关系的优化。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传统的“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旁支教育,增强社会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认可度、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地位是目前发展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科技的良好风气。可借鉴德国基础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职业世界的基本信息,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道路。亦可借鉴域外关于语言分流、课程分流和学校分流等多种普职分流模式,探索职业高考等新的升学制度,为新一代成长提供多条通道。
在特殊教育领域,要坚持融合教育理念,对特殊儿童的认识要从“障碍”转向“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改革的重心,要从特殊学校为主转向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为主;支持服务,要从等待失败模式转向预防干预模式。还要构建多元化、高度普及、深度贯通的现代化特殊教育体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赋能特殊教育支持体系。
第三,政策激励和倾斜要兼顾“扬长率先”和“补短赶超”。我国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来说发展得更好更优,需要好好总结、提炼并继续开创经验,产生辐射示范效应;而相对较弱的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等,需要积极借鉴他国经验,通过制度、课程等等使之与普教贯通,发布合理的激励和倾斜政策来“补短”,以促其更快“赶超”。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可采取跨学段、跨体制、跨类型的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等新机制。
以教育均衡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
教育为人类社会所必需,其宗旨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而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且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来推动社会公平,教育自身的共同卓越与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应然诉求。基础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有以下作为:首先,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基础教育学校要通过推进教育公平来促进社会公平,这是“共富之基”,亦即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性基础。教育公平,不仅仅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即“有教无类”,还须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即“因材施教”。其次,作为育人组织,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人品质的未来公民,这是“长久之计”。所谓现代人品质,包括了社会参与、效能感、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作为未来社会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品性。最后,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基础教育学校应成为公平公正、共建共创的楷模,进而成为“共享之范”,任何一所学校,如果自身便是低效率、非公正、无合作、少凝聚力的,则难以在学生身上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同理同情的品质和兼济天下的情怀,更难经由合作共享达于“精神共富”。
可行路径。以上可视为以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应然要求,能否真正实现则取决于历史积淀、现实基础以及我们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以教育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可为之处在于如下方面。
一是以指标带动建设,促进教育和社会“有质量的公平”。基础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要把公平放在比质量更为重要的位置,至少可以将公平理念融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观,并开发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或指标,以发挥其对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导向与引领作用。
二是以“精神富有”带动“物质富有”,实现“双富裕”。基础教育学校可通过促进人的文化心理品质的现代化来率先实现人的“精神富有”,进而以“精神富有”带动“物质富有”。既然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不是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那么教育这种直抵人心的路径,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助力每一个人都有望成为智者、仁者、勇者,成为精神、底蕴和气质上的“富者”。
三是以“先优”带动“后优”,实现共同卓越。基础教育学校可以经由“先优带动后优”的路径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共同卓越”。笔者所在课题组在研制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时,特地为发达地区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和学校提出一个“贡献率”指标,正是期望能够藉此激励这种“先优带动后优”的反哺意识和助人行动。近些年来各地兴起的“名校集团化”“委托管理”“一校带多校”等举措,正好证明了这一逻辑的正当、合理和有效。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2020级博士生张秋霞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