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特质

【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基业长青、无坚不摧的基因密码。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历程展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人民情怀、“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实践自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彰显了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马克思主义特质。在把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的新征程上,需要坚持以科学性为根本指引、以人民性为价值导向、以实践性为行动遵循、以发展性为动力源泉,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政治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汇聚磅礴之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对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认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而革命性是蕴含其中的本质属性。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入手,探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独到之处,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增强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行动依据,其自我革命的历程彰显“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精神,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信仰,在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中依然是科学真理。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①马克思主义以全面彻底的唯物辩证法为依托,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诠释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理。马克思主义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指明道路。

自我革命精神的科学性。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与科学的革命方法,谱写出一部激浊扬清、自我超越的自我革命史。

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坚持基本原理与本土转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根基,占据着真理、道义、实践和时代的制高点。例如:辩证唯物主义中“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的方法论,指引党在自我革命中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批判态度与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相辉映中不断展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价值引领的科学性: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遵循。问题导向是自我革命的鲜明特征。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的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中国共产党人深谙矛盾的普遍性和历史的发展性,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从广大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出发,在调查研究中了解新情况、发现真问题、提出好方案。目标导向是自我革命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有目的、有意志的自觉行动。中国共产党以长远目标为导向,制定并有序推进阶段目标,将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辩证张力转化为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动员人民投身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革命经验的科学性:坚持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批判性与革命性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变革,在立破并举中实现守正创新的重要方式。批判性即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自我革命的理论武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优势。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工人运动等失败经历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放眼现实,中国共产党内各级党组织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革命性即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是自我革命的强大引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从红军长征时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新时代的“三大攻坚战”,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主旋律。

增强自我革命科学性的未来路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仍需在守正笃实中把握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信念、理论和精神推动自我革命长效化与制度化。

坚持用科学信仰指引方向,保持自我革命的定力。信仰坚定,方能永葆初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自我革命,就要树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党性,在社会形势之风云变幻中保持方向不改、初心不变。

坚持用科学理论改造思想,掌握自我革命的武器。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要在自我革命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改造思想,原原本本地读原著、悟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民性

从服务对象来看,自我革命是为人类求解放、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进行自我查处和自我改造,反对党内错误思潮和错误行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其自我革命的历程彰显“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人民情怀,也成为党在长期自我革命中坚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旨归。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彰显出鲜明的人民立场。不同于将英雄视为历史创造者的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确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对于明确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政治立场、价值旨归和检验标准具有启发意义。

自我革命精神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护中国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民利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自我革命的人民性,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目标,将人民性融贯于自身建设之中,坚持群众路线,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天然契合。

自我革命的人民性,发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志气、骨气、底气之源,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自我革命的人民性,奠基于历史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民、党民鱼水情深,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这一真谛,从而在全方位的自我革命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增强自我革命人民性的未来路径。增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人民性,应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匡正价值导向、坚定人民立场、明确检验标准。

持续推进党内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守好自我革命的红线。一是严抓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心,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二是强化纪律建设。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做到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一起抓,从细节做起,强化对“八小时以外”私底下、无人处行为的自律自省。

始终坚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增强自我革命的底气。要以党务公开为契机,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党的自我革命进程能够最大程度反映人民意见、回应人民诉求。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充分吸收人民群众的建设性要求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不断增强人民在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

正确处理自我革命和群众监督的关系,巩固自我革命的效能。自我革命是内在自觉。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应培养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群众监督是外在约束。要用好群众监督这一利器,畅通完善群众监督平台,使群众监督与党的自我监督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自我革命与群众监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才能有效解决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