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青年志愿者的行动逻辑与群体画像

【摘要】我国青年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工作学习、社区建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风尚。理清青年志愿者的行动逻辑,勾勒青年志愿者独特的群体画像,是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重要方式。为吸引、鼓励、凝聚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可以向其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实现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与心理健康建设。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行动逻辑 群体画像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与贡献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最早的概念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志愿者”;香港称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名称背后的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联合国将其定义为: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志愿者有多种分类,长期和短期志愿者是按照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来划分的;青年和老年志愿者是按照志愿服务者的年龄特征来划分的;三助志愿者、赛会志愿者、支教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是按照被服务对象的类型来划分的。美国学者把志愿者行为分为正规与非正规志愿行为,正规志愿行为是指在志愿组织的协调和引导下参加特定目的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者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志愿者和非志愿者的利他性;非正规志愿行为则是个人一种自发的服务形式,表现为较弱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具体包括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紧急救援志愿者、社会公益志愿者、兴趣与特长志愿者、义工志愿者等。

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他们在工作学习、社区建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风尚。2021年全球青年志愿者调查报告由国际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布,调查了全球26个国家的青年志愿者。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志愿者的参与意愿和行动有所下降,但他们在数字化和在线志愿服务方面的参与有所增加。我国青年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很多注册和非注册的大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在日常生活和突发重大事件中,均表现出多种具有积极影响的利他与亲社会助人行动。例如,青年志愿者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与支援医疗工作者和病患者的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支持,如捐赠防护物资、提供心理咨询等;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号召,扩大公益服务范围,参与到各种公益活动中,如义务消毒、义务送餐、义务宣传等;创新服务方式,如线上服务、无接触服务等,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提高公众对疫情防控的意识和认知。青年志愿者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青年志愿者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实践经验和技能、个人成长和发展因素以及爱国情怀等。例如,2022年8月,重庆缙云山发生山火,众多青年志愿者参与了灭火救援。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许多青年志愿者希望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减轻他们的痛苦和困难。在爱心和同情心方面,看到当地居民受到山火的影响,青年志愿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受灾居民的关心和爱心。在实践经验和技能方面,参加山火救援志愿者活动可以帮助青年志愿者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例如火场急救技能、救援组织和协调能力等,这些经验和技能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在个人成长和发展方面,通过参加山火救援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个人发展和成长方面的重要能力。重庆山火中青年志愿者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来实践自己的价值观、实现个人成长。

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的青年志愿者行动逻辑

计划行为理论下的志愿行动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心理学中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由Lcek Ajzen在1985年提出,后经多次修订完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经过理性思考和计划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习惯、情感或环境因素所决定。该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为态度:个体对于某一行为的正面与负面态度,包括对该行为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等方面。例如,对于一个人来说,吸烟可能被视为不健康和浪费钱财的行为,因此他对吸烟的态度可能是负面的,从而减少或拒绝吸烟行为。二是主观规范:个体认为重要的人或群体对于该行为的态度和期望。这些人或群体可能是家人、朋友、同事、社会群体等,他们的态度和期望可以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家人和朋友都反对他吸烟,那么他的主观规范就是负面的,从而抑制其吸烟行为。三是感知行为控制:个体对于该行为是否可控的感知和信念。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该行为,他就更有可能采取行动。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戒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行动来控制,那么他就更有可能采取戒烟行动。在实际行为中,感知行为控制也会影响行为的成功实施。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对于某一行为的意图,从而影响个体的实际行为。研究者发现用计划行为理论可以较好解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决定因素。以下是针对青年志愿者的三个方面因素的具体解释:第一,行为态度因素指的是个体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态度和看法。青年志愿者的态度可能包括对志愿活动的认知(如志愿活动的目的、任务和所需要的技能)、情感(如志愿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和评价(如志愿活动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如果青年志愿者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是有益的、有价值的,他们的态度就可能是积极的。第二,主观规范因素指的是个体所处社会环境中其他人的态度和期望。青年志愿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可能包括家庭、同龄人、学校和社区等方面,这些人可能会对青年志愿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包括鼓励、支持或反对。如果青年志愿者的家人、同学和老师都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那么他们的主观规范就可能是积极的。第三,感知行为控制因素指的是个体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能力和机会的感知和信念。如果青年志愿者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参与志愿服务,并且认为这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那么他们会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当青年志愿者认为参与志愿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条件,自己具备这些条件,并且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是可以控制的,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采取行动。总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控制信念三因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决策和行为。

青年志愿者行动逻辑的基础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相关的行动发生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发展论、社会学习论、社会文化进化理论、需求层次论、利他主义、社会交换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第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及动机是习得的,遵循“需要—驱力—行为”模式,当行为结果满足需求而减少驱力时,行为便会被强化。就志愿服务而言,要使人们愿意再度从事志愿服务,必须提供正强化。例如,他人赞赏、积累服务时间、情感类报酬、福利、奖励、成长机会等外在或内在奖励,都有助于鼓励及维系再度参与志愿服务。

第二,认知发展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非常重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强调人在适应过程中与环境不断发生交互作用。青少年之所以愿意从事志愿服务,因其发展阶段已到形式运思期,已能了解抽象的规范信念,重视他人或社会所寄予的亲社会规范,从事有关社会责任规范的事情。而志愿服务行为学习经验让青少年在此过程中和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获得经验,发展其认知、学习与适应环境能力,当青少年发现此学习过程对于自我成长有所帮助,便会更愿意遵从师长或社会的标准规范,有更多志愿服务行为表现。

第三,社会学习论。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人的行为表现不是单纯受内在认知或是外在环境的控制,而是内在历程与外在环境影响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青年从事志愿服务会受到榜样、伙伴或团体的影响,也会在服务学习中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评估自己的效能,在心理上对自己作出肯定的评价,对于未来从事志愿服务有更多的自信、更强的控制知觉,进而更愿意继续从事志愿服务。

第四,社会文化进化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Thomas Campbell)认为,人类亲社会行为是由文化进化获得的,是社会文化教化的结果,在社会文化体系的演进中习得。人类社会逐步有选择地进化出可以增进其整体福祉的技能,由于志愿服务对社会有利,因此转变成社会通则或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对于志愿服务的增强有相当重要影响的三种社会规范是:社会责任、相互性和社会正义。社会责任是早期合作性社会团体的一种秩序规则,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帮助需要协助的人,个人责任感意识的增加会提高个体志愿服务的可能。相互性规范是一种普遍性的道德守则,人们应该相互帮助。社会正义规范是有关公正的通则与资源的公平分配原则,帮助不幸者属于社会正义。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学习过程中将社会文化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规范信念,便更可能产生从事志愿服务的意向。

第五,需求层次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假定人有由高至低不同层次的需求,低层需求满足后再去追求更高层需求。参与志愿服务可能会满足不同的需求,如爱与隶属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每一层需求的满足都是激励行为的动机,青年志愿者在行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拥有更多知性学习、达成自己的目标,都可能满足其成长需求。需求满足越多,对于行动越容易产生正向评价与态度,便更可能再度参与志愿服务。

第六,利他主义。利他主义秉持对他人无私奉献的行为,在不期待收回报酬的情况下,自愿帮助他人。利他主义有三个特质:助人行为目的;助人行为动力源自个人道德认知,而非基于责任或义务;助人行为出于善意。青年志愿者在服务过程除了实现利他动机,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志愿者服务行为有正向的评价与态度,对于之后从事类似行为的意向也会提升。

第七,社会交换论。交换理论考虑个人行为的“代价”和“利益”。当报酬大于代价,人们往往会采取行动。社会交换是以个体既有的某种资源作为代价,从其他个体换取某种报酬的社会过程。个体在采取行动或选择交换对象时,会对回报做出评估。青年志愿服务虽然是服务他人、增进他人福祉,但从事服务者也能获得内在奖赏,获得成长与学习,助人者实施助人行为时对自己有所肯定与成就,对自我有正向评价,使个人继续从事该活动。

第八,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论探讨人们自我决定行为的过程,认为行为动机源于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和外在环境的综合作用。“自我决定”强调对行动做出自由选择,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这三种基本需求被满足时,行为便更容易再度产生。自主性及胜任感需求如同计划行为理论所提及的知觉行为控制,当青年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与外在环境互动,感受到自己能够运用相关资源,并且认为自己有力量控制及应对,便会有较高的行为意向。归属感需求则与主观规范较为相关,志愿服务过程中与同侪或机构产生正向连结,便能够满足其归属感需求,进而容易依从对方的规范信念,影响其之后再度从事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

综上所述,各理论对于再次从事志愿服务皆有其独特的看法与解释,也能与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态度、主观规范及控制信念等概念有联结且互相呼应,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再度解释说明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框架意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