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首要抓手,是我国完成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问题
质量和效益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测度。
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发展的永恒话题。我们应该追求质量发展水平的不断改进和逐步提升。今天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是解决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钥匙。从发展的结果来看,应该表现为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福利效应,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给人们带来更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只是GDP数字的增大,也不只是最基本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环境等。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既强调资源有效配置,又注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总之,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目标和过程的有机统一,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根本途径。
关于效益,人们常提到的是经济效益。其实,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强调经济效益、更加强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然而,效益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难以解释具体对象。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务上讲,引出可度量的高质量发展概念——“发展绩效”更为合适。绩效是被考察对象在一定的资源、条件、环境下的投入产出情况,对目标实现程度及达成效率的衡量与反馈,用它来测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高质量发展状况更为有效。以城市为例,城市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注民生的改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具体包括经济发展绩效、生态发展绩效和民生发展绩效。这样不仅能反映城市经济内部结构调整的情况,而且能揭示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
今后应加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研究
描述与评价对象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效果,监测和评估的对象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和运行情况。对高质量发展综合决策提供量化和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梳理目前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1)从某一方面测评高质量发展。比如大多强调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有的分别关注的是民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质量发展。
(2)基于新发展理念测评高质量发展。具体地说,构建了包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但问题是,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到底是否搞清楚?五大发展理念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或者说,哪些是高质量发展系统的“输入”?哪些是“输出”?
(3)综合测评高质量发展。一般地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有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构建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采用历史数据,最终得出综合评价指数。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目前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
(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仍然缺乏共识,有的将高质量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的含含糊糊地谈高质量发展。
(2)很多只是采用某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验证其科学合理性;或者只是把不同对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排序结果,为了评价而评价。
(3)对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多考虑其发展水平(结果),而忽视其发展绩效(投入产出情况),更没有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或机理入手。
(4)对高质量发展案例研究持续性关注不够,无法挖掘对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无法了解制约质量改善的矛盾和问题,以便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
所以,今后应结合具体研究对象,在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弄清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以评促建,评建结合。
【注:本文为2023年度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专项)( B230207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杜栋 河海大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